杨果子低头缝着衣裳,翻了个白眼,十分看不上小媳妇的做派,一天天的打听这个打听那个,经过了她的嘴,便是路边的野草都能知道两句。
一天天的没个消停,还偏偏的喜欢往这边凑,东家长西家短的,就没有她不去说的。
听着耳边的询问声,顿时连衣裳也不想缝了,干脆拿着没缝完的衣裳就先回了家。
拐个弯就到了,也难怪能分辨出来谁家是做木匠的,全钱叔家的门口正在往里送着已经砍成半截的树。
“全钱叔,您这边可以做个兔笼子吗?。”闫儒思敲了敲门,看到院子里的中年男人,便开口询问了一下。
“哎,能做,你要多大的?”全钱叔不过三十几岁的样子,手上的老茧却很多。
“就大约,这么大的就行。”闫儒思拿手比划着,给了一个大概的尺寸。
“行,十六文。”全钱叔合计了一下,报了个价钱,木框不算小,十六文也不算多了。
身旁的一个学徒,闻言便一直看着,被全钱叔安排着去据了另外的一块木头。
“叔,咱都是一个村里的,便少一些吧。”闫儒思内心苦笑,这钱真是赚的没有花的快。
全钱叔仔细看了看闫儒思:“少不了,少不了,便是一个村的,我也少不了给你,在说了,我也没在村里见过你,你就别在这诓我了。”
“行了行了,先给五文的押金,待明日过来拿就行了,少一文都不行啊。”全钱叔摆了摆手,又重新看起来眼前的那块大木头。
闫儒思来时也就带了五六文,倒是刚刚能付了押金。
剩下的一文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卖鸡蛋的,一文钱一个,闫儒思拿着手里的最后一文,毫不犹豫的买了个鸡蛋回去。
闫儒思到家的时候看着木架里的兔子,情不自禁的咽了咽口水,也不知道这俩月能不能有一窝小兔子。
闫娇颜把之前买的布裁好,闫娇兰也在一旁慢慢的学着缝,闫娇安坐在一旁看着,屁股左扭右扭就是坐不住。
“哥哥,你回来啦。”看到闫儒思回来后闫娇安整个人就跳了起来,终于不用在坐着看怎么缝衣裳了。
闫儒思一眼便看到闫娇安那雀跃的小表情,不由得失笑。
“嗯,看这是什么?”闫儒思伸出手里的鸡蛋,鸡蛋挑的大的,握在手里倒是差不多刚好。
“姐姐,哥哥带了一个鸡蛋奥,我们晚上吃鸡蛋好不好呀。”闫娇安拉着闫儒思的手走了过去,眼睛止不住的往鸡蛋上瞧。
闫娇颜抬头看了一眼闫儒思手上的鸡蛋,点了点头:“行,你乖乖在这看怎么缝的,我今天晚上就给你炖了。”
“好嘞。”闫娇安快速的重新坐了回去,很是乖巧的朝着闫娇颜笑了笑。
大姐温柔贤淑又持家,二妹乖巧懂事比较内向,三妹乖巧又性子跳脱,还真是一人一个性子,闫儒思想着便走进了厨房,把鸡蛋放进了碗里。
放好了鸡蛋,干脆坐在了灶前的小凳子上,想着厨房中如今缺的东西。
盐,但也只能买咸的要死的粗盐,味精,鸡精这里肯定是没有的,酱油也不确定有没有,醋应该还是有的卖的,胡椒粉,花椒粉等东西估计也难买到,那便只能去买做肉的大料,然后其中一部分在磨成粉了,对了,还有柴,在不去买些柴还怎么烧锅啊。
想着又找闫娇颜拿了些钱,询问了一番后,找到了村里卖柴的人家,如今的柴没有秋季的时候那么容易存,卖的也就贵了些,一捆便要个七文钱,闫儒思要的多,便算的便宜些,划下来也要个一捆六文钱。
让卖柴的把柴放进了厨房里,这才把钱给了过去,结清后,闫儒思望着占了厨房一半的柴,心中顿时就踏实了很多。
太阳快要下去时,闫娇颜便进了厨房里,本来就不大的厨房因为多了很多柴,倒是比平时要显得挤了一些。
鸡蛋被磕了一下,打散在碗里,加了些水用筷子搅拌得差不多后,又去院子里掐了一把小葱,洒了上去。
锅里添了些水,中午炒的野瓜还剩下一些,便一起蒸了上去,又放了几个饼子上去,把给王阿婶的汤药也在厨房外面煮了上去,放了一小堆柴,不时的可以添一下,免得没了火。
闫儒思也闲了下来便自己揽了要烧锅的任务,过了好一会闫娇安也跑了进来。
两个人在灶前嘀嘀咕咕的。
“妹妹,我们打个商量,我们现在有两只兔子,那这两只兔子以后就会生一窝小兔子,那一窝小兔子就会长成大兔子,到时候哥哥便给妹妹做兔肉吃好不好。”
闫儒思始终惦记着那框子里的俩兔子,若不是实在是没吃几次荤的,也不至于看到兔子总在心里念叨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