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不要过来啊+番外(98)

作者:纵风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白未晞的话刚一出口,整个西阁都安静了下来,众人齐齐道: “请令公赐教。”

白未晞正色道: “诸位畅所欲言,白某所欲也。但白某认为,诸君的想法,都偏了。”

满室一静,众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白未晞继续说下去。

白未晞幽幽地叹了口气,才说道: “诸位之法,与白某所思甚远矣。”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脸色都在刹那间难看到了极点,生怕白未晞会在一怒之下解散这个本来就是新兴部门的“商部”,一名学子立刻道: “不知令公所思为何?”

白未晞道: “白某所思,非与民争利,而是为民取利。”

众人一时间都愣住了。

为民取利?

那商户如何赚钱?

商人行商,赚的就是低买高卖的差价,卖家与买家之间从来都是一场零和游戏。利润就这么多,为民取利,难道让商人的利益受损?

众人都是商户子弟,一听雍国未来的国策可能会损害商户的利益,一时间都有些坐不住了,在座位上交头接耳起来,西阁一时间乱糟糟的如同菜市场。

白未晞也未曾阻止这样的讨论,他用清亮的目光一一扫过众人的神情,将每个人的表情都记在心里。

然而在一阵嘈杂的声音中,却有一人始终不动如山。在别人都在四下交谈的时候,他却只是低着头皱着眉,像是在思考着些什么。

白未晞忍不住将目光落在了这个人的身上——他素来欣赏无论何时都稳如泰山的人才。

白未晞在脑中回想,这人的资料便在白未晞的脑中浮现。

此人名唤“顾独睘”,资料显示此人是琅琊人,并非大族出身,幼时甚至还做过乞丐,在大街上讨饭吃。

后来顾独睘被一个行商之人看到,行商之人觉得此子不凡,便将顾独睘带在身边充作书童。但顾独睘的聪慧与头脑惊艳了商人,商人越发倚重顾独睘,最后甚至在临死前将家产拱手相让,以为自己的独子在乱世求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顾独睘也确实没有辜负商人对他的期望。在顾独睘的手上,商人的家产翻了十倍不止,已然成了琅琊富户,甚至在整个山东地区都名列前茅。

而在此名利双收的情况下,顾独睘也没有忘记自己的誓言,他将商人的独子照顾的非常好,人前必称其为“少爷”,自己费尽心力为“少爷”求得名师,供“少爷”读书。

而顾独睘的“少爷”名唤“杜棠梨”,正是此次科举中“文科”的第四十八名。白未晞见过杜棠梨一次,当时只觉杜棠梨心思单纯,但有自知之明,言称不愿为官吏牧守一方,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专心读书修史。

能将自己的“少爷”照顾的不像是乱世中人,白未晞对顾独睘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沉稳可靠,有恩必报,只凭这两点,顾独睘就是一个可用之人。

就在白未晞将顾独睘的评分又抬高了几分的时候,顾独睘忽然间抬起头,对着白未晞一拜,问道: “下官敢问令公,令公口中的‘为民取利’是何意思?”

见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自己的身上,白未晞也不再犹豫,而是直接道: “‘为民取利’,说难不难,说易却也不易,关键是能否做到七个字。”

白未晞的目光一一扫过众人,缓缓开口道: “损有余而补不足。”

这七个字一开口,众人就知道,白未晞为何说此事不易了。

“损有余而补不足”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春秋末年,周景王初立嫡长子猛为太子,但却又认为太子猛空有这个名字,实际为人却柔弱有余刚强不足,因此想废长立幼,废嫡立庶,让王子朝为天子,但遭到了拥立宗法制的大臣的反对。

但一切的反对都没能让周景王改变自己的想法,他最终还是写下了立王子朝为太子的诏书。可惜诏书未经颁发,周景王先走一步,这让太子猛依旧是正统,王子朝身份尴尬。

东周开始分裂。太子猛继位为周悼王,但又死的早,他的同母弟王子匄成为周敬王,和王子朝共分天下,被人成为“东王” “西王”,又在诸侯的帮助下,周敬王入主成周,平定了王子朝之乱。

在王子朝之乱之中,天下分崩离析,作为东周守藏吏的老子趁乱出走,骑牛过函谷,却又在函谷关被秦军守将拦下,最终留下一本《道德经》,任世人万般解读。

而“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原话则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白未晞想行“天之道”,但实际上,这个世界都是“人之道”。富者并不希望穷苦之人和他一样富有,他们只希望穷苦之人更加贫穷,然后甘心做牛做马,为富人驱驰。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