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不要过来啊+番外(67)

作者:纵风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原来是三老,失敬。”陈纠向钱伯元行了一礼之后才问, “既然老人家是三老,那怎么到这里来了?钱家村?如果晚辈没记错的话,是在河东郡吧?”

“对,是在河东郡汾阴的一个小乡村,老朽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里。”钱伯元道, “这几年黄河水患频繁,钱家村屡屡遭难,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这次黄河水患却有贵人相助,老朽感念之下,便想来长安亲自感谢那位白先生。”

陈纠像是不经意般问道: “老人家怎么知道是白先生在主持救灾?”

钱伯元愣了愣,像是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一样。好半晌,他才不确定地说: “好像是一些外乡人说的。”

外乡人?

陈纠立刻问道: “什么样的外乡人?”

在这个通信不发达的时代,村子里来了外乡人必然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这个钱伯元必然记得那些外乡人的特点。

果不其然,没思考多久,钱伯元就回忆出那些外乡人的特征来: “他们长的都挺高挺壮的,一口关中口音。贵人知道的,虽然河东郡是山西口音,但是我们和关中人也算是近邻,乡里也不是没有来过关中人,因此当时并没有多想。”

“那些人说他们是来行商的,并且在谈话过程中提起,这次黄河水灾就是白先生主持赈灾的,说有很多人都要去长安感谢白先生,还问老朽要不要带着钱家村的乡亲们一同去。本来老朽是不想来长安的,但是……”

说到这里,钱伯元有些犹豫,像是在纠结接下来的话要不要继续说下去。

见钱伯元似乎心有顾虑,陈纠忙道: “老先生,这里没有别人,晚辈更是先生的弟子,你有什么话可以直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见陈纠做出这样的保证,钱伯元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说道: “贵人这可是你说的,千万别说给别人听啊。哎,要不是当年老朽的小孙子也曾是白先生的学生,这些话老朽是真的不想说。”

顿了顿,钱伯元特意压低了声音: “那些商人和老朽说,雍王要磨灭白先生的功劳嘞!”

陈纠的眼皮跳了跳。

“雍王要磨灭白先生的功劳”这句话显然是假的,因为陈纠比谁都清楚,事情的真相是他家先生一点都不希望扬名,但是雍王溯却偏偏要让世人都知道,赈灾是白先生的功劳。

所以,有人告诉了钱伯元错误的话,让钱伯元误认为白先生呕心沥血地赈灾,最后却是别人来摘桃子。

所以, “老先生,你来长安,就是为了让雍王将先生该有的名誉还给先生?”

钱伯元点头: “不然老朽千里迢迢来长安做什么,真要感谢白先生,立个长生祠不就好了,多简单方便。”

陈纠: “……”

原来是这样。

原来所谓的“黔首自发赶来长安感谢白先生”这句话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局,根本就是有人在背后操纵这一切,才引发了后续的一切动荡。

偏偏这句假话是他亲自告诉先生的。

我真蠢,真的,陈纠想。

陈纠匆匆告别钱伯元,立刻找到了白未晞。

此时白未晞正在指导医官如何将青蒿取汁。

这场时疫是疟疾,白未晞请王二狗比对了此次时疫的样本,确认这次时疫是用青蒿素可以解决的,因此才让游溯准备了大量的青蒿。

精密的仪器没有,但简单制作青蒿素还是比较简单的。简单来说,就是抓一把青蒿,用两升水浸泡,通过搅碎过滤的方式提取出汁液,再喝下去就行。

只是说着简单,但实际做起来还是很麻烦。因为生怕抗疫之事因微末细节毁于一旦,白未晞对一些细节处的要求很高,高到医官都觉得离谱。白未晞生怕医官偷懒,简直恨不得时时刻刻都盯着。

陈纠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白未晞在寒风中教导医官每一个步骤应该怎么做的场景。

陈纠唤了一句“先生”,白未晞看到陈纠,立刻走了过来,问: “怎么样?物资都清点入库吗?账本记得记清楚,别搞出模棱两可的账目来。”

陈纠点头: “都记清楚了。”

顿了顿,陈纠又说: “先生,借一步说话。”

医官意识到这二位可能是有话要说,因此十分自觉地告退,将场地留给了二人。

白未晞问: “怎么了?”

陈纠将刚刚他和钱伯元的对话向白未晞复述了一遍,请罪道: “先生,都是学生的失误,没有意识到这件事背后的阴谋,请先生降罪。”

白未晞毫不在意地摆摆手: “这和你有什么关系?真要怪罪,就怪罪主公吧,问问主公都干了些什么,让这些司州豪右连这种事都干得出来。”

陈纠一愣: “这件事是司州豪右做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