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不要过来啊+番外(4)

作者:纵风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京兆郡在册的黔首数量比实际上多,就可以多截留税收,又可以和朝廷哭穷,说你们看看今年关中有多惨,这么多人才这么点粮,朝廷好意思来收税?

自从朝廷将国都从寿春迁到临安后,朝廷的威信力一落千丈再一泻千里,谁还搭理朝廷派来的粮官?

没看到地处淮河两岸的楚王都和朝廷大军打起来了,朝廷也没能拿楚王怎么样?

不把朝廷当回事已经是天下的共识了,但事能做不代表话能说,当众被人提出来吃空饷打秋风还是会让人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尴尬,游洄当场便反驳道:“老家伙,你说什么呢,谁吃空饷了?”

杜望三重肯定表否定:“啊对对对,下官胡说八道的。”

见游洄还要继续纠缠下去,游溯摆摆手制止了要追究下去的游洄,开口说道:“府君大人,这件事……”

“卧槽?”

“兄弟你们???”

“咋,脑子进水了?”

嘈杂声掩盖了游溯的问话,游溯转过头去,却看见了让他挑眉的一幕。

一队身着粗布麻衣的农户带着一车车的粮食远道而来。粮车粗粗看上去有近百辆,比起附近只有一两辆粮车的其他农户而言,这个车队无异于鹤立鸡群。

领头人穿着黄白色的粗布麻衣,同色的麻布束发,穿着很是简朴。但他剑眉星目、身材高大,看着倒与其余的农户不同。且与他同来的乡亲多面色红润,根本不像游溯一直以来见过的饿的面黄肌瘦的普通关中农户。

游溯瞬间被挑起了兴趣。

领头人竟也是直接冲着几位贵人来的,只见他双手横在身前,弯腰做了个十分标准的揖让礼,口中说道:“草民桃林乡农户陈纠,奉乡三老之命前来缴税。”

话说的文邹邹的,看着一点都不像普通的农户,游溯来了兴趣,反问他:“据孤所知,京兆好像没有一个地方叫桃林乡?”

陈纠的脸上毫无惊讶的表情,十分自然地解释:“或许是贵人不晓得,桃林乡是去年刚成立的乡。”

杜望在游溯耳边解释:“殿下,这桃林乡确实是去年刚成立的乡,当时有一位白先生带着一群流民前来,说要给流民们安家。下官想着这些流民有了土地,就不会入山为盗贼,因此便做主将他们编户齐民。”

游溯问:“那为何籍帐上没有‘桃林乡’这个地方?”

杜望的眼皮跳了跳——

不是,您老人家还真看了整个司州的籍帐?

一想到游溯可能真的将整个司州、最起码整个京兆郡的籍帐都看了一遍,杜望只觉得浑身上下飕飕的凉。

这一刻,他再也不敢糊弄这个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连忙对游溯说道:“殿下有所不知,这桃林乡选择落户的地点,在桃林塞附近。”

桃林塞,位于长安以东约四百里处。传说中夸父逐日渴死道旁,临死前将手中手杖弃于道旁,手杖化作一片绵延千里的桃林。

商周时期,桃林宛若世外桃源,武王伐纣后,放牛马于桃林,赵氏先祖造父于桃林寻得良驹,为周穆王御,带领周穆王寻找到了传说中的西王母。

到了春秋时期,晋国吞并了虢虞二国,史书上始有“桃林塞”这一称呼。春秋末期,桃林塞成了秦晋征伐的必争之地,桃林塞之于关中的重要性凸显的淋漓尽致,故而当大秦帝国迈出东征的步伐之后,桃林塞就成为了军事重地。

但随着大秦帝国的没落、晋又取代了秦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因地处大秦都城长安附近而从秦时轰轰烈烈的“隳名城”运动中侥幸逃脱的桃林塞在大晋一统之时彻底失去了最后的余晖,从军事重地沦落为荒郊野岭。

在两年前,这座古塞又遇到了一个惊天噩耗——

那时来自汉中的汉王入主关中,还没来得及向关中以外扩张,朝廷就下了一纸诏令,将崤山以东包括桃林塞、函谷关等地的崤函古道都划给了弘农郡,希望弘农郡守和汉王狗咬狗。

弘农郡守得知这个消息后,暗地里骂了这纸诏令的发出者、相邦窦采儿八百遍,然后当作什么都没看见,稳坐钓鱼台。

当时的京兆郡守也是杜望,杜望就亲眼看着汉王承认了朝廷将崤函古道划出京兆的诏令,将崤函古道设为“直隶”,不允许任何人插手。

杜望:“???”

你当老子愿意管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杜望骂骂咧咧地收回了对崤函古道的控制,冷眼看着汉王作死。

果不其然,不过两年,汉王就学了一把兵主蚩尤,脑袋被鬼面军拧下来当球踢。

而那位白先生要求将流民安置在桃林塞的时间,就是这么个敏感的时间——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