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你不要过来啊+番外(162)

作者:纵风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游溯道: “所以孤需要一个沙场宿将,来帮孤拖住两淮的军队。”

游溯将目光放在了燕易水的身上: “不知易水可否为孤解决这个难题?”

燕易水当即道: “臣必不辱使命。”

******

【淮北,灵璧】

重新退回淮北之后,窦太主季峨山选择将主力驻扎在灵璧。她低头看着沙盘,做出了和游溯一般无二的选择: “孤决定动身前往襄阳。”

窦太主指着沙盘道: “战况胶着,雍溯必然不会继续在淮北浪费时间。孤研究过他的战法,他必然重新组织一支大军——很大可能是骑兵,从南阳盆地直入襄阳。一旦襄阳失守,长江就成了雍溯的后花园,临安便不再安全。”

渡河问道: “现在襄阳守将是窦其期,那可是你的舅父。”

这话说的委婉,实际上渡河的意思是:你俩关系那么差,不怕他听到你来夺权,先率军和你打一场?

季峨山道: “无妨,孤会让母后下旨,调窦其期看守淮北。至于你……”

季峨山看了眼渡河,最终不情不愿地说道: “你和孤一起去襄阳。”

渡河皱起眉: “雍溯会留谁在淮北主持战争?桑丘?燕王易水?窦其期能行吗?”

窦其期最大的战绩是在樊城杀死了雍王麟,但当朝廷以为自己又出了一位不世名将的时候,窦其期却紧接着便惨败在游溯手中,丢失了整个荆北,跌跌撞撞地逃回了临安,速度之快让人叹为观止。

这一度让朝廷很好奇,窦其期他究竟是行呢,还是不行呢?

现在让窦其期来守淮北,渡河实在是有些担心。

面对渡河这一担忧,季峨山依旧毫不担心: “无妨——别忘了,游洄的尸骨还在我们手上。”

渡河一顿。

这话确实是真的。游洄战死铜山之后,他的尸骨就落到了季峨山的手中。当时渡河建议季峨山将游洄的尸骨还给雍国,季峨山拒绝了;渡河又建议季峨山将游洄就地埋葬,季峨山建议渡河不要建议。

最终,游洄的尸骨被封存在一副棺椁之中,现在还没有下葬。

季峨山道: “一旦窦其期战败,就让他把游洄的尸骨拿出来。游洄是雍溯的亲弟弟,不管游雍中的谁来攻伐淮北,都要在乎一下游洄的棺椁。”

渡河忍不住说: “这样是不是不太好?”

季峨山堪称冷漠地看了他一眼: “兵不厌诈,只要能赢,什么手段都可以。”

渡河依旧迟疑: “但是这样一来,必然有人诟病王师的手段。”

季峨山闻言直接笑了: “当孤收复高祖天下的那一日,自有大儒为孤辩经。”

渡河: “……”

有道理。

高祖和鲁公争夺天下的时候,鲁公俘虏了高祖的父亲,高祖不管不顾,说当年咱俩结拜,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杀了咱爹做肉粥,别忘了分我一口。

鲁公俘虏了太后绿竹猗,高祖说咱俩兄弟,我老婆就是你老婆,要杀要剐还是要睡你都随意。

高祖逃跑,路上嫌弃绿竹太后为他生下的文帝十二三了,块头太大,影响他逃跑,于是口中说着鲁公不杀你这样的小孩子,一脚把文帝从马车上踹了下去。

而鲁公呢?

鲁公是个不折不扣的楚地公子,待人谦和有礼,一直将屈子高洁,朝歌君无暇挂在嘴边。

即便他和高祖打的狗脑子都出来了,却依旧谨遵礼仪,以父礼待高祖之父,以兄妹之礼待高祖之妻,还将文帝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养,教文帝读书习字,给文帝请名师大儒。

据传闻,高祖当年极为不喜文帝,除了因为文帝之舅是镇国候绿竹箦之外,还因为文帝私下里总以仲父称呼鲁公,言必称鲁公如父,气的高祖暴跳如雷。

但人与人的品格相差到这个地步,人人都说鲁公英豪,高祖流氓,甚至就连高祖之父都坦言,鲁公待他比高祖这个亲子还好,但得到天下是的高祖,于是大儒争相为高祖辩经,弃父,弃妻,弃子都被披上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标签,高祖从此以一代枭雄的人设出现在了史书之上。

手段不光彩有什么关系?孙子都说兵不厌诈。春秋的贵族风仪早就消失在战国烽烟之中,不擒二毛的战争礼仪只会被人嘲笑迂腐懦弱。

这就是个不要脸皮才能活下去的世界,所以季姜能在长安坐在学室里安心读书,越之光能掌握着雍国上下的学政,楚王辞却只能迎来芳洲台的一把大火。

渡河想了想,最终不得不承认: “你说得对。”

******

游溯点兵从南阳盆地出兵直扑襄阳,而白未晞则被赋予了另一项任务——从巴蜀出兵,直奔江陵。

荆南之地多山,唯有中间洞庭湖冲击出的洞庭湖平原一带富庶非常。洞庭湖平原一带兵多粮足,一旦朝廷从洞庭湖平原派兵支援,那么游雍攻占江汉平原一带将会非常麻烦。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