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招一般挺管用,扬手不打笑脸人么,还是她这么个大美人!多数时候,人们不但原谅她,还斯特哥尔摩综合症发作似的替她找借口:“她人挺真的,有什么说什么,其实没坏心。”
和陈飒吵完没两天,她就“故伎重演”,主动短信破冰,先给酒吧对峙的场面降级定性:“嘿,好吗?那晚咱俩的对话有点过火,希望你已经不气了。”
等了半天,石沉大海。
她感觉不妙,便使出杀手锏:“我在想,咱们是不是该把去魁北克租车的事定了?到时你想从我家出发,还是你家?”
并贴心补充:“我都行。”
去魁北克自驾是陈飒的主意,还做了点攻略,定下不少打卡地点。法国妞吃定陈飒爱热闹,绝不会为了一时意气,放弃这场旅行。
谁知事与愿违,几小时后,陈飒回了,生冷梆硬的几个字:“对不起,我有别的安排,去不了了。”
定好的事就这么黄了,还有别的安排?!法国妞也来了脾气,回:“好,那祝你长周末愉快。”然后拉了新男友当替补,租车去了魁北克,三天长周末一分钟都没浪费,还赌气地在外国朋友圈——“肥死不可(社交网站)”上发了不少快乐出游的照片。
陈飒本来不是气性大的人,这时候也不过是想让她正儿八经地道个歉,毕竟,这涉及到个人和民族的尊严。可道歉没等来,倒等来法国妞在“肥死不可”上的那些动态,这他妈是赤裸裸的示威!
陈飒七窍生烟。于是,假期后回去上班,在茶水间和过道里和法国妞遇上,她掉脸就走。法国妞看她这样,也不来迎合。
两人冷战了好几个礼拜,事情才出现转机,因为又轮到她俩值周做厨房了。
单位有个人人痛恨的破规矩——普通员工得收拾厨房,两人一组,搭档着早晚收拾厨房,当值一周,然后换到下一组。
陈飒和法国妞要好的时候,主动要求被安排为一组。每次轮到她俩,她们就自己商量着,灵活安排,要么一个专做早班,一个专做晚班;要么搭档着一起做,边做边闲侃。
现在既然撕破脸了,也就无从商量了。
星期一早上,陈飒提前十分钟到单位,打算尽快收拾好厨房,这样法国妞就明白她该做晚班。
谁知刚走进厨房,便眼前一亮,里头已经被收拾得头光脸净了:洗碗机里干净的杯盘全都被整齐地码放进了柜子,桌上、台子上擦得锃亮,上头的茶袋、咖啡糖包也归置得整整齐齐。
看来法国妞的心思跟她是一路的,也挑了早班。
得,那就做晚班呗。
可等到下班后,再次走进厨房,厨房又已经被收拾妥当了,中午堆了一池的脏杯脏碗已经消失,洗碗机也开动了,里面轰隆轰隆的。
陈飒望着一尘不染的厨房直纳闷:什么意思这是?示好?
嘿!她可不接受这份稀里糊涂地和好。
第二天,她提前二十分钟到了单位,可那位跟掐准了似的,又早她一步,把厨房收拾得一尘不染的。
陈飒坐不住了,斟酌着要不要给她发个信息,言简意赅地通知她,余下的几天自己包圆。
正犹豫间,法国妞倒主动给她来了条短信:“嘿,谢谢你这两天帮我做厨房,接下来几天让我来吧。”
陈飒摸不着头脑。
还未及解释,法国妞就又“呜”地来了条信息:“我觉着我欠你一个道歉。那晚不管怎样,我都不该那样贬低你的文化,置喙你的家事。虽然我还是不能理解你的选择,也不懂你妈妈的中式思维,但我能体会一个母亲对女儿无私的爱。”
这还像句人话。陈飒心里立刻舒坦了不少,拨云见雾的。然后边怡然地在座位上抖着腿,边给她回复:“希望你不会后悔说出这些话——因为厨房不是我做的,我一直以为是你。”
法国妞给她发来一串问号。
“不过不管这人是谁,我觉得我们就装傻,让他或她好人做到底,把这周做完得了。”陈飒缺德提议。
“我赞成。”法国妞回。
这就冰释前嫌了。
茶歇的时候,法国妞像从前一样走到她的小隔间,问她愿不愿意出去散步。
陈飒惊讶地指指窗外:“现在?”窗外不知何时淅淅沥沥着下起了雨。
“这才是美的时候,你不想看看雨中的丁香树吗?”法国妞冲她拎拎手中的大雨伞,“而且我有这个。”
已经六月中旬了,单位附近有户人家门前的一株丁香树还开着花,每次走过去,空气里都是一股幽香。
“好吧。”陈飒爽然应允。
几个礼拜没说话,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八卦是最好的破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