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百谷,谷雨节气后,正是庄稼适宜生长的时节。
谷雨的同胞姐妹,云溪则命名为“立夏”。
二十四节气,谷雨之后,便是立夏。
云溪不知道这两条人鱼谁先出生?谁是姐姐?谁是妹妹?她也不关心。这个世界,不论长幼血缘亲疏,各凭本事生存下去。族群也没什么家业可继承,大家伙对它俩的期待,无外乎是,能学会独立狩猎,饿不死。
惊蛰和伴侣带着另一条小人鱼狩猎归来,谷雨游走过去,把手里的果汁分享给家人喝。
云溪和沧月吃过晚饭后,坐在洞口歇了会儿。
山洞口前方的草地,有二块云溪开垦出来的菜地,四周都围上了篱笆,篱笆上种了些带荆棘的浆果树。
菜地旁边有个蒙古包似的茅草屋,里头圈养着几只山鸡。山鸡散养,常常飞走或是走丢,还被淼淼咬死过几只,留下来的,把茅草屋当成了家,傍晚会自动归巢,白天云溪会撒许多稻米壳在茅草屋附近,茅草屋里的山鸡,就是冲着每天都有固定的食物才留下的。
蒙古包旁边,则是一个搭建了一半的泥瓦房,已经搭建好地基,地上堆着一摞摞的泥砖。
她们的领地范围内,原本有一群狼,后来被人鱼们驱赶走了,狼群虽不在人鱼领地内居住,但偶尔会跑过来狩猎,捡人鱼丢掉的骨头吃。
某次,沧月捉到了一只落单的狼崽子,看上去刚断奶的样子,小小的一只,她打算杀了烤了吃,云溪看这种狼长得有些像农村的大黄狗,就拦了下来,把狼崽子单独关在了一个泥屋里,想看看能不能驯化。
云溪饿了它两天,饿得它趴在地上奄奄一息,才给它喂肉,她手上还拿着一个木棒,心想着如果它敢扑上来,就用木棍打它;一旦它龇牙咧嘴,发出低吼声,就把食物抢回来不让它吃。
可那只狼崽子大概饿极了,埋头吃肉,边吃还边发出“嗷嗷嗷”的呜咽声,一时让人有些分不清,它到底是狼还是狗。
狗的种名是“灰狼”,本也是由狼驯化而来的。
云溪壮着胆子摸了摸它的脑袋,它没有反抗,还是发出嗷嗷的呜咽声,听着像是有些委屈。
云溪又揉了揉它毛茸茸的小脑袋,和它说:“乖乖,跟着狼群饥一顿饱一顿的,跟着我,你只要听话,以后就有肉吃。”
一旁的沧月,咕噜咕噜帮腔。
喂了一周的时间,云溪看狼崽子对她们没什么攻击性,就把它放了出来养着,心想如果跑了就算了,换一只养。
结果,它不但没跑,和她们生活一段时间后,她们出门狩猎时,带上了它,它小小的一只,个头还没淼淼大,已经会帮忙驱赶猎物到她们身边了。
当晚,云溪就奖励了它一只大鸡腿,它看着人鱼的尾巴左右摇摆,也学会了向人类疯狂甩尾巴。
见它摇尾巴,云溪抱起它,亲了一口。
*
山洞里的两条小人鱼也都到了狩猎的年龄,立夏精力旺盛,在山洞中也会和谷雨练习扑打缠绕的捕猎技巧,还会趁其不备,躲在暗处,突然冲出,发起袭击和追击。
相较立夏的活泼好动,谷雨显得沉稳许多,它更喜欢游走到云溪身边,把玩云溪制作的石器和陶器。
它的靠近算是侵入沧月的领地,沧月会不客气地甩起尾巴,把它拍开。
但它一遍遍游走过来,沧月怕伤到它,便由它去了。
反正半人高的小人鱼伤害不到人类。
成年人鱼对孕妇和未成年的小人鱼容忍度会更高一些,这算是人鱼的习性之一,有利于族群的生存和繁衍。
云溪教谷雨对砸石头,这一步几乎所有人鱼都能学会,也能理解这个动作的意义在于:从对砸的石头碎块中,寻找到一片锋利的石片作为切割物。
下一步,在木棍上切割出一个凹槽,将石片固定捆绑在凹槽上,这一步,目前只有沧月有耐心学下去,并且学会了。
谷雨或许也能学会,云溪随意教着,至于这条小人鱼,最终能学会多少,那就看它自己的造化了。
不过,学会制作石器之前,云溪认为它还是得先学会,如何在野外自保、狩猎。它和现代人类不一样,它有尖锐的利爪和敏捷的速度,它是一个强大的掠食者。
翌日,它的父母,把它夹在臂弯下,硬要带它出去学习扑打狩猎技能,沧月和云溪也驱赶它,让它不要跟着她们玩耍,去跟父母好好学习狩猎的本领。
谁料它半路上还是偷溜了回来,找到田野间的云溪和沧月。
沧月看着它,咕噜了一声。
云溪讶异:“你不是去打猎了吗?”
它咕噜咕噜地,游走到水田中,像昨天那样,小蹼爪抓起一把秧苗,沿着云溪排好的顺序,依次往下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