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又贴上了云溪的唇。
她不会更多的动作,只会贴着, 或者含住舔一舔,也不知道闭上眼睛, 这这么直勾勾地看着云溪,观察云溪的神情,偶尔眨一下眼睛,表达一下亲昵友好。
人类的嘴唇,对她来说,很暖,很软,轻轻柔柔酥酥麻麻的,贴上去后,能感受到对方温热的鼻息喷在她的脸颊上,左胸膛瞬间噗通噗通跳得厉害,天旋地转,有些晕眩,愉悦感充斥大脑,大脑无法思考更多东西,全身上下好像被轻柔的水流包裹着,舒适而自在。
亲完,她用湿漉漉的眼神望着云溪,云溪的脸色有些红。
沧月脑袋稍微清醒了一些,把脑袋贴在云溪的胸膛上,听到了同样剧烈的“噗通噗通”声。
她咕噜了一声。
云溪心乱如麻,无法分辨这声咕噜是什么含义。
她只知道,自己一点也不排斥人鱼的亲吻,甚至,乐在其中,忍不住想要去加深那个吻。
身体反应比她的心理认知更加诚实,亲吻时,那种舒服愉悦的感觉骗不了人。
她不敢直视沧月的眼睛。
那双眼睛太过清澈,盛满赤诚和热情。
沧月又咕噜了一声,像是在引起云溪的注意。
云溪抬眸看向沧月。
视线交缠,沧月忍不住又贴上了云溪的唇。
云溪没有主动回应她的亲吻,也没有拒绝她的贴近。
但在这个晚上,云溪头一回没有回避沧月发.情期的到来,而是在第一天的时候,就替她纾解。
翌日,两人蹲在水洞边上刷牙时,沧月还盯着云溪的唇,看个不停。
所谓刷牙,其实就是嚼树枝和薄荷花,冬天的时候,云溪试图做出两个牙刷来,但以失败告终,钻孔太费劲了,有做牙刷的功夫,她还不如去烧泥土,做几个盛具出来。
还是嚼树枝省劲儿,她懒得折腾了。
目前,比起这些生活用品,云溪更乐意到外面的丛林探索和狩猎。
她的狩猎能力不断进步,接下来,她要尽快找到一个合适栖息地,搬出这个溶洞。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到处都是雾蒙蒙、湿漉漉一片。
许是南风天,溶洞比以往更加潮湿,石壁表面凝结出了水珠。
潮湿的居住环境,让她咳嗽得越来越频繁,有时半夜,半梦半醒之间,她会感觉喉咙一阵痒痒,然后一连串的咳嗽,把自己咳醒。
她很担心自己会感染上什么肺炎、支气管炎。
手臂和大腿的皮肤有时也会感觉痒痒,她一挠,就会起一些红色的小疙瘩。
她把滑石捣碎成粉末,抹了一些在皮肤上,那些小疙瘩很快就消了下去。
这些症状只有云溪有,沧月一如既往健健康康。
这种湿哒哒的环境,沧月住的很舒服。
云溪有些羡慕沧月。
她不止一次地想过,要是自己也变成一条人鱼就好了,这样,她就能很好地适应这里的环境。
这次,脑海第一回 闪过另一种念头——
不止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还能……
能和人鱼在一起。
这个念头,只短暂地在脑海存在了一秒,随即被她抛到了脑后。
为了生存下去,云溪给自己做过很多心理暗示和心理辅导:放下戒备、讨好亲近人鱼,包括暗示自己正在适应并喜欢上这里的环境,但并不包括喜欢上另一个物种。
如果真是潜意识让她潜移默化地产生了一些危险的念头,那她觉得,今后,她可以暗示自己,不必再刻意讨好亲近对方,不必再去研究对方的一举一动,把对方放到平等的位置上,就像对待一个朋友那样,去对待沧月。
*
云溪打定主意不再刻意讨好沧月,但心中还记挂着想做一个香皂的想法。
她告诉自己,这个想法不是想要讨好沧月,让沧月开心,她只是单纯地想做一个礼物,回馈沧月对她的照顾。
皂的制作原理中学的化学都学过,强碱和脂的反应,即皂化反应。
油脂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混合,可以得到高级脂肪酸纳,稍微加工一下就是肥皂,再加些香味,就成了香皂。
肥皂、香皂,本质上都是一个东西。
没有肥皂的年代,古人最早使用的清洁用品就是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草木灰水呈碱性,可以去油污,再加入燃烧的贝壳灰,贝壳的成分是碳酸钙,煅烧后形成氧化钙,碳酸钾、氧化钙、水,三者反应生成去污能力更强的氢氧化钾。
后来发现了皂角、无患子一类的天然去污植物,比草木灰水的清洁能力更强。
去年秋天的时候,云溪跟着沧月漫山遍野摘野果,也试图寻找皂角或无患子一类的植物,但没有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