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看着信件笑了笑,这样挺好的,打仗嘛,结果比过程要重要得多。
领地都被人觊觎上了,还讲那么多规矩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小姐,若当真搞突袭,旁的国家该是……”
顾倾心里担忧,她不赞成突袭,因为即便胜了,还是会遭人唾弃。
不仅遭人唾弃……
“小姐,你许是不知晓,即便胜了,还会被旁的国家攻打,甚至几国联合攻打。”
在顾倾看来,突袭的弊大于利,不如正大光明下战书,约战来得光明。
“姐姐,”辛夷将信件随手放到桌上,扭头看向顾倾,“不论讲不讲规矩,落后就要挨打,软弱才会可欺。智者随机应变,愚者墨守成规,规矩也是需要更新迭代的。”
许是接受的教育不同,辛夷对于战争的看法不存在武德这种说法。
落后就要挨打。
若他们想打你,又哪里是不讲规矩的原因呢?
即便讲了规矩,他们也要再寻出个别的由头吧?
“这话倒是……有道理。”
顾倾呆住,以前从没听过这等说法,这话乍一出来,倒是新鲜。
“姐姐,你也落后了。”
“这话,那些整日泡在图书馆的书生们早都知晓了。”
“姐姐~你要挨打咯~”
第218章 广国公来信
三日后的突袭战,宣关方面大获全胜。
意料之中的是,敬安军不讲武德的名声,也如过境之风般,迅速传到了许多人的耳中。
百姓对此全然不在意,他们拥有的不多,在意的也只有活着而已。
旁的国家倒是如顾倾所想的那般,开始对宣关动起了心思。
敬安军俘虏了对方的巫师,经过小蝉拷问,大伙才知晓,这人与三尺和尚师出同门。
他们的师门隐匿在都城一个叫做长乐寺的地方。
这寺是景昭帝亲自命人建造,但因着香火并不旺盛,逐渐没落,成了个人迹罕至的地方。
后来这地方被一伙儿江湖卖艺人当成了住所,靠着自身绝活为生,生活倒也滋润。
这个巫师与三尺和尚从前是游走各地的乞儿,机缘巧合之下拜了他们为师,习得了这些师门绝活。
“……论正经教派的名声是如何变臭的。”
辛夷叹了口气,感觉一个两个的咋就不太聪明呢?
宣关这一战算是守住了,正这时,广国公的信鹰飞了回来。
信上说,起义军是自己人。
只看了这么个开头,辛夷便绷不住了。
这就是所谓的运气爆棚吗?
“这不对啊,”辛宗礼皱着张脸,敲着桌子,“起义军可是联合了新月会,散播三尺和尚为真神的传言,怎就成了自己人了?”
辛夷也觉得奇怪,于是继续往下看:
如今起义军的领头人是镇国大将军,就是那个常常被杨福YY玩儿角色扮演鞭挞游戏的镇国大将军。
在广国公与国师都成功辞官以后,他实在憋不下去了,愤而拆了丞相府的大门。
后来,丞相偷了皇位,语重心长地劝大将军莫要辞官,只要乖乖每日上朝,荣华富贵就少不了他的。
大将军起初还不明白是啥意思,直到后来的连喜悄悄对他解释了一番……
大将军被恶心得不行,一怒之下怒了一下,卷起铺盖带上亲人从将军府后门溜之大吉。
本已溜出都城,但那时的起义军名号实在响亮,新月会散播的传言也令他气愤,他便开始蹲点蹲了一个来月,摸清了起义军首领的生活习性,直接来了个一击毙命。
起义军,说到底就是一群活不下去的百姓打算拼死为自己谋个活路。
首领死后,几个战力较高的将领又与大将军比试了一番。
后来,听闻他便是鼎鼎大名镇国大将军后,顿时心服口服。
从前的首领好似一团空气,被他们忘得一干二净。
他断了与新月会的联系,明确表示不再支持新月会这等蛊惑人心的害人教会。
可即便这样,新月会依旧不容小觑。
比起起义军来,新月会因着常年洗脑,更得人心。
所以这么长时间来,起义军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国都,也不是皇位,而是新月会。
看完信件,辛夷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当真是许久没有出去过了,新月会早在宣关销声匿迹,他们也便逐渐忘了新月会的威胁。
“咱们也出去看看吧?”
俗话说,死于安乐。
或许,他们也该出去宣关看看了。
辛宗礼捋着胡子点头,即便辛夷不提,他也早已打算此次战役过后,即刻便往都城方向出发了。
攻进皇宫这等大事,自个儿不亲自看看还真有点遗憾。
【带上顾小倾!】
许久没有说话的大系统终于发出来了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