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只母鸡下的蛋,刘德兴会给刘俊芽每天煮一个吃,还有一个鸡蛋攒起来,等镇子赶集的时候拿去卖。
以前刘俊芽最盼望跟着爷爷去赶集,因为爷爷卖了鸡蛋,会带她去吃肥肠粉,或者给她买丁丁糖吃。
现在她不愿意跟着去了,因为爷爷挣钱不容易,肥肠粉和丁丁糖不吃也没有关系的。
不过刘俊芽每天晚上还是很期待在鸡窝里面捡鸡蛋。
她跑到鸡窝里,果然看到里面白生生的两个鸡蛋,她小心的捡了起来,转头大声朝屋子里喊:“爷爷,捡到两个鸡蛋了。”
刘德兴在屋子里喊道:“好的,去放好,再把鸡赶进去。”
“好!”刘俊芽拿着两个鸡蛋,跑进屋,先把鸡蛋小心的放在了一个竹筐里,这才又跑出去,在院子里找鸡,把鸡都赶进了鸡圈里。
刘俊芽赶鸡的时候,刘洪隔着篱笆在看,他这个时候是不敢过来找刘俊芽的麻烦的。
因为刘俊芽家里养的那只公鸡很凶,要啄人。
除了刘俊芽和刘德兴,任何人来他们院子,这公鸡都要啄人。就是刘蓉梅每次来找刘俊芽都只敢在院子外面远远的喊刘俊芽。
第二天一早,刘俊芽就早早的起床了,结果一起床就听到外面的雨声。
刘德兴在外面喊:“俊芽,下雨了,路上溜得很,你走路慢点。”(溜得很是方言,意为滑得很)
村子所有的路都是泥巴路,每次下雨都给村民们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第8章 好好读书
刘俊芽快速的穿好衣服,大声的应了下来。
洗脸刷牙,吃过饭后,刘俊芽出门去找刘蓉梅一起上学了。刘俊芽打着一把伞,穿着一双陈旧的鞋子,尽量避开路上的小水坑,走到了刘蓉梅家门口。
刘蓉梅正在背书包,看到刘俊芽来了,她就大声喊道:“俊芽,等我一下。”
说完,也拿起一把伞,用力打开后,朝刘俊芽走来。
在去学校的路上,两人小心翼翼的走着,雨淅淅沥沥的并不算大,此时道路还不算泥泞,两人顺利到了学校。
中午都是回家吃饭,因为学校离家并不算太远,吃过饭,两人又急匆匆的去学校了。
上了一天的课,雨也下了一天,等刘俊芽他们放学回家时,道路已经泥泞不堪,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两人小心翼翼的寻找能落脚的地方,尽量不把鞋子打湿。
班上有家庭条件不错的一个男生,穿着水鞋,从她们身边走过,还特意踩了泥坑,溅起了泥水,险些飞溅在刘蓉梅和刘俊芽的身上。
“你不会走路是不是?”刘蓉梅怒斥了一声。
那男生只哈哈一笑,就朝前跑去了。结果脚下一滑,整个人就那么摔倒在了地上。
刘蓉梅看到这一幕,哼了声:“活该。”
刘俊芽则是看着脚下泥泞的路,低声道:“什么时候我们这里也可以修成柏油路啊,那样的话,下雨就再也不怕摔倒了。”
刘蓉梅顺口道:“不可能的。只有大马路才是那样。走了,慢点,我牵着你。”
两人一路小心翼翼的回到家,尽管已经很注意了,但是裤脚和鞋子还是沾染上了很多泥水。到家后,刘俊芽把鞋子脱下来,自己在那刷鞋子。
刘德兴原本在烧火做饭,出来抱柴的时候,看到刘俊芽小小的身子蹲在屋檐下刷鞋子,心中一酸,开口道:“俊芽,放在那,等会儿吃了饭爷爷给你洗鞋。”
刘俊芽都没回头,继续认真刷着鞋子,道:“爷爷天天要种地,还要煮饭给我吃,已经够辛苦了,我自己洗。”
听到刘俊芽这话,刘德兴的心中是又酸涩,又欣慰。
俊芽才六岁,但是却懂事得让人心疼。
冬去春来,刘俊芽读完了二年级。
但是这一天,刘俊芽找到刘蓉梅,告诉刘蓉梅自己要转学了。
“你转哪里去?”刘蓉梅听到这个消息,着急的问道。
“爷爷说,把我转到镇子上的学校去,说那里的老师教的更好。”刘俊芽回答,她是舍不得小伙伴的。但是爷爷说早些转学比较好。
“但是好远啊,你要去那么远读书,你自己去啊?”刘蓉梅也满是不舍的问道。
“爷爷先送我一段时间,我要学会骑自行车,以后我自己骑车去。”刘俊芽说完这句,又补充道,“大伯送了我一辆自行车,是俊霞姐不要了的车。”
刘俊霞是刘振国的女儿,刘振国就这一个女儿,却没有丝毫重男轻女的思想,非常宝贝这个女儿。几乎俊霞想要什么,刘振国就给买什么。刘德兴给刘振国说了他要给刘俊芽转学的事,需要一辆自行车,刘振国就把女儿丢在那吃灰的自行车给了刘俊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