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爷,夫人她又去降妖伏魔了(825)

屋子里的异样,一下子就让孙彬慎重起来。

他缓缓走过去,将手伸到白布前,在揭开白布前,他又看了一眼于达和村支书的表情,两人的表情都很镇定,尤其是于达显然已经很习惯了,丝毫不觉得孙彬的行为有没有冒犯到自家老爹。

孙彬收回眸光,一把拉开了于老头身上的白布。

元漪及其他人,都看清楚了躺在木板上的老人模样。

嗯,当儿子的还是记得老爹不能光着屁股展示,所以在于老头的尸体上套上了一条大裤衩。

这件事已经传了半个月,再加上之前老人去世的时间,算起来也有二十来天了。

在这么热的天气里,没有任何的防腐措施,躺在木板上的老人完全没有一点腐败的迹象,就像是睡着了似的,光这一点就足以称奇。

于老头的上半身穿得整整齐齐,而下半身就只有一条裤衩。

为什么也很简单,因为于达要让那些花了钱进来看于老头的人,看清楚他腿上的‘龙鳞’!

传言非虚!

于老头的下半身皮肤硬化好像包了一层玉色的浆,不仅如此,他的下半身的确出现了一层层鳞片似的角质物。

因为房间里的光线不太好,只是普通灯光,倒是没有看出‘五彩斑斓’的意思。

孙彬眉头一皱,抬头看向了元漪。

元漪走近观察,唐毅也不落于人后。

近距离的观察,他们的初步判断是,老人尸体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像是造假。

“我们要把尸体带回去检查。”孙彬直接对于达道。

第614章 走蛟传说(周末加更)

于达当然是不乐意自己父亲的尸体被巡探局带走。

但是,孙彬告诉他,于老头死后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必须要进行调查,确认不会对社会产生危害,才能将尸体还回来安葬。

如果于达阻止,那就是妨碍公务。

至于什么叫社会危害……孙彬的话是,谁知道这是不是一种未知的传染病?

如果确认这的确是一种罕见的传染病,或者新病症,那么官方是希望于达能捐出父亲的尸体,作为医学研究,为祖国的医学发展做贡献。

当然,一旦确定了捐献,于达作为家属也会得到一定的补偿及感谢。

至于什么补偿,怎么感谢,孙彬没有说得太清楚,但也足够于达脑补了。

于达自己也沉思了好一会。

他心里清楚,眼下与村子闹成这样,要想把老爹脱光丢河里,已经是不可能了。

靠老爹赚钱,如今看下去也不太可行。

与其这样僵持下去,还不如就把老爹的尸体捐上去,说不定还能捞着点好处。

纠结了差不多十分钟,于达就做出了决定。

孙彬也不啰嗦,通知了专车来接‘人’,元漪也走到一边,给在京市的董玥去了电话,让她务必以最快的速度赶来M市一趟。

于老头身上的鳞片到底是不是龙鳞,天底下恐怕只有董玥最清楚。

因为,他们是豢龙氏董家!

尸体的化验,还需要时间,元漪没有跟着孙彬他们一起回市区。

离开村子前,元漪去了一趟那条河,看上去平平无奇。

问过村子里的人,也没有谁觉得那条河有什么问题。

村子后靠的山,也是平平无奇的山,元漪感应了一下,连灵气都没有。

所以,是什么导致了于老头身上的变异?

车子把于老头的尸体拉走后,元漪也和孙彬,唐毅他们告辞,独自返回了爷爷奶奶家。

……

当晚,一家人是留宿在爷爷奶奶家的。

吃过晚饭后,一家人老老少少的都坐在坝子上乘凉。

爷爷奶奶家门前的坝子不小,元漪把带来的玩具倒在了铺在地上的野餐垫上,就成了小花小树的儿童娱乐区,也吸引来了不少别家的小朋友。

小花小树也不排斥,和同龄人玩得还不错。

妍妍也在村子里找到了和她差不多大的小朋友,迅速的融入了村子里的朋友圈。

因为小孩,也因为元漪一家,今晚来爷爷奶奶家坝子上乘凉的人格外多。

大家一手一个蒲扇,一边扇风,一边唠嗑,不知怎么说着说着,就说起了有关于走蛟的传说。

元漪在一旁听着,才发现其实当地有关于龙的传说,似乎还不少。

蛇要五百年,才能渡化成蛟,而蛟要经历雷劫,才能化身成龙。

这是当地有关于蛟化龙的传说。

至于走蛟,据说数百年前,这一代经常遭到洪水肆虐,百姓苦不堪言,直到两百多年前,有一位游方道士经过这里,察觉到这里的洪水是因为走蛟造成的,于是让村民造桥,而桥下悬挂利剑,防止走蛟。

从那以后,这里发生洪水的次数真的少了,近百年来,甚至一次都没有。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