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清是愤怒还是别的什么,一些肿胀难言的情绪充斥胸膛。
纸袋被浇湿了一半,他掏出那个包装精致的盒子,放在向野桌前。
“东西是给你的。”俞远拿起外套,“我先回去了。”
一直到酷路泽消失在这条与它格格不入的街,桌上都无人开口。
几张脸面面相觑,最后把目光投向向野。
“七哥,你今晚怎么了…”贾仝试探着开口,似乎还对刚才向野的态度心有余悸,嘀咕道:“刚那样吓我一跳。”
向野的视线从那个黑色盒子上移开,“他和我们不是一道人,以后别走太近了。”
“可你之前不是说……”
“我改变主意了。”向野出声打断,没做多余的解释。他喝干净杯里的酒,起身不动声色地抓起桌上的盒子,“你们吃吧,一会儿记我账上。”
他穿过街道,身影很快隐没在浓黑的巷道里。
四周暗下来,烟熏火燎的人间即刻退得很远。越走越静,几声犬吠、母亲教训孩子的声音,合着些许暖色光线,一并闯进稀薄的五感里。
他终于还是拆开那个四方盒子。
一抹幽蓝荧光闯入视线,打火机整个透明外壳在黑夜里如同一块发光的琉璃。稍一晃动,里面流沙漂游,宛若一抹随风飘扬的轻缈烟雾。
太漂亮了,像握着一颗璀璨的星星。
弹开顶盖,手指波动,火光瞬间跳进瞳仁深处。
有一刻,向野几乎有种触摸那火苗的冲动。
那样热,那样亮,可一旦靠近,火光会熄灭,指尖也会被灼伤。
他暗暗笑了笑,熄了火,继续朝巷道深处走。手机屏幕亮起来,那个备注从“×”变成“小白榆”的联系人被点开。
手指很快打出一行文字,点击发送。
-『明天起,不用来接我了。』
第24章 凤城市场
“小远。”秋风习习的清晨,朱姝惠穿过玄关,叫站院里的少年,“书包忘了。”
俞远脸上晃过一瞬茫然,折返接过被自己落下的包。
“起晚了也要吃早餐啊,我给你放书包里了。”朱姝惠说。
“谢谢惠姨。”
“再说这也不晚呐,我看附近有几家孩子也在三中念高三,晚你半小时才出门呢,长身体的年纪,别太辛苦了。”
俞远愣了下,心里浮起一丝松弛的失落。
是了,他都忘了,向野说不用去接他了。
那条消息已经在手机里躺了两天,可他的生物钟还没调过来,明明这场过家家似的“还债”才进行了一个星期。
习惯真是一件愚蠢又可怕的事情。
“一年过得真快,转眼都到中秋了。”朱姝惠看着这满院萧瑟,笑道,“还好,今年有你陪着老太太。”
节货早两日便已在添买,是为明晚赏月过节所做的准备,可今年较之往年少了一人,仍叫这团聚的日子染上一分寞色。
桂花香气随着秋露的清冽气息缓缓袭来,打破沉寂氛围。
朱姝惠看了眼俞远单薄的衣物,嘱咐道:“早晨露重,你该多穿些。车我给你擦过了,你一会儿骑慢点。”
俞远看向停在花圃边的复古自行车,车篮里那团荧光灯条经了几夜,已经耗尽电,此刻在透凉潮湿的空气里,成为一框混乱缠绕的线团。
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人有时就该学会熄灭一些情绪。
一些不真实的、虚幻的、明明是行差踏错却偏偏要信以为真的情绪。
“惠姨,”俞远缓缓吐息,“你把爷爷的车收起来吧,我骑我之前那辆。”
“怎么突然…”朱姝惠语气一顿,转言应了声“好”。
熟悉的花鼓声响起,车子一路驶出东门路,向着逐渐热闹的城区而去。
今年来得过早的中秋,让这座小城迅速苏醒,透出比平日更繁忙的景象。三中惯于凑热闹,特意赶着节前,给高三年级安排了一场家长会。
于是午饭刚过,整个高三教学楼跟打仗似地搞大扫除。
徐梦洁站在讲台上倾力指挥,一教室的人擦桌子拖板凳,闹哄哄地乱了半个多钟头,才勉强达到了老芋头视察的标准。
“哎,你们几个,别站在走廊上,回教室去。”于主任把教室环顾一圈,将目光投向后门边的乌泱一团。
“教室刚拖完地啊主任,”贾仝拖着声音,“进去再给踏脏了不是。”
于主任一时语塞,走之前提出要求:“那就给我好好站,别跟几颗歪脖子树似地,败坏学校形象。”
“三中还有啥形象可败坏的……”贾仝低声嘀咕,转身看向一旁的向野,“七哥,一会儿谁来?”
“没人来。”向野答他。
“真爽,一会儿我爸来,还好我这回周考认真抄了,不然得被老头骂死。”贾仝颇感幸运,转头朝胡志成八卦:“哎你说,咱班第一一会儿有人来吗?他那牛逼哄哄的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