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有药/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69)

作者:橘香袭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上面用竹片搭一个架子,铺上树枝的枝条遮挡阳光。

坑底在两边挖一条窄一点的水沟,中间作为管理时踩踏的过道,道路两边则斜靠坑壁放着有菌种的木棒。

这种方法种木耳受外界气候的影响比较小,而且湿度也容易保证,就是产量低。

若是换到这里种植,产量再少也比上山采得多。

江枝采好木耳回去,小彩霞还在睡觉,巧云蹲在门口,正用晒得温热的水洗尿布。

坐月子的巧云长胖了,奶着孩子的脸色也红润白嫩。

她看见婆婆又带回来一背篓木耳,赶紧站起身过来接:“娘,昨天的木耳刚晒好,正好腾出位置晒新的。”

江枝刚才见她偷懒蹲着,顿时沉下脸,吓唬道:“我跟你说过几次,要坐就坐,要站就站,不能这样蹲着干活,以后会落下病根的。”

她在小时候跟爷爷去山里采药时,曾经见过当时八九十岁老奶奶为自己的子宫脱垂询问药方。

从爷爷口中知道,山里医疗条件差,这些老太太们年轻时就患病,只能几十年如一日的夹着一坨肉蹒跚走动,不死也不好。

巧云现在还在月子期间,虽然短时间蹲着不会出问题,但若仗着年轻无所顾忌的长时间蹲着做事,或者干重活会导致腹压增加,就有子宫下垂的风险。

这里是没有手术缝补的时代,而且以后还要多次生产,脑中没有这个概念会吃亏。

巧云知道自己又被婆婆责备了,讪笑着回答:“没蹲多久,刚刚才蹲的。”

江枝看看旁边晾好的一溜尿布,不忍心揭穿她的谎话,这段时间还是自己跟二瑞多洗点吧!

尿布重新挪了位置,在山上实在是需要晒的东西太多,小院几乎就没有空地,只能倒轮着来。

第49章 入村的流民

婆媳俩刚晒好木耳,徐二瑞扛着锄头回来,一双赤足还带着水汽:“娘,叔爷说小麦最多还有半月就可以收。

就是这几天雀儿越来越多,糟蹋了好些麦穗,就连草人都不管用!”

别看麻雀小小一张嘴,吃起来庄稼真是厉害,毕竟曾经为“四害”之一名不虚传。

这些天小满爷天天守在梯田上,白天守鸟雀,晚上守兔子,跟这些山里的动物争着那一口粮食。

可真没办法!

麻雀会飞,数量又多,刚开始插着草人吓唬过一阵,现在已经可以歇在草人头上聚餐拉屎。

不仅跟人游斗,还能呼朋引伴,江枝感觉整座山方圆百里的麻雀都来了。

不能拿它们怎么办,只能轮流着守田。

江枝也忙,气温高,棉苗的活也多起来,需要打杈掰芽。

为了防止跟主枝争肥,除去几根预留的旁枝,其他枝条都不能留。

懒一天就会多长出一根杈枝,懒三天就枝繁叶茂,让已经开出的花见不到阳光无法授粉,最后连结成的棉桃都落了。

江枝还等着这几十株棉花过冬呢,一丝也不敢大意。

她计算过,这些棉花不损失,能收获十斤籽棉。

一斤籽棉能出四两皮棉,也就是能收获四斤纺纱絮袄,没有棉籽的净棉。

在这里冬天差不多在0度上下,冷不死人,四斤棉够两个成人做袄还有余。

好在雨水均匀,三五天就是一场,不需要挑水灌溉,省了一件大事。

事情总不能件件顺心,江枝看完棉花,刚提着满篮子的菜瓜豆角回家,就见小满慌慌张张跑过来:“婶子,今天村里来了好些人!”

他又去查看村里情况了。

江枝一边理着手中的豆角,准备烩一锅豆角子吃,一边问:“说说,是些什么人?”

前几天小满就说过村里有流民在居住,现在无非就是再多几户。

小满跑得急,满脸汗水,先抄起旁边装着山泉水的竹筒“咕咚”“咕咚”灌两口才道:“村里又来好些军士,用马车拉来东西,看样子是要搭棚,还截下路上流民不许走。”

这有些让人意外了,若是天热暑重,流民待几天还有可能,军士停留是想干什么,还把流民截下来?

可惜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再梦到听书,江枝也不知道男主聂繁天是否已经搭上顺风车,走上他的剧情路线。

不过男主跟自己已经分开,不用再多费心,现在只需要过好自己的日子。

江枝认真起来:“你看那些军士搭的棚子是临时用用,还是要住一段时间?还有那些流民在干什么?”

小满扯起袖角扇风:“截的是青壮流民干活,那些棚子用的是油布,看起来很牢固,恐怕是要住一段时间!”

江枝蒙了,村里扎兵对自己这些人是好是坏?这就是信息不够导致的问题。

她坐不住,赶紧去梯田边找赶雀的小满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