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有药/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570)

作者:橘香袭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一直都只在一个村里,其他地方并没有去,能收的数量还是有限的。

这事对商家有一定难度,可放在官府就只是一句话。

章县令给平川县的几个亭长下了任务,由亭长向下面各村征收税赋。

其中一项就是缴纳那几种野草,没有理由拒绝。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可是增加的额外劳动。

好在这些草很常见,地锦草、辣蓼草等都是平时割掉喂猪的猪草。

因为官府跟猪抢食,于是民间有一个奇闻久久流传:某年某月,官府养了上万头猪牛没有草料……

解决掉原料,剩下的就是药坊的事。

四个药坊全部接下官府发派订单,工钱聊胜于无。

好处还是有的,替官府制药,能免部分税金,四舍五入等于是给加工费了。

药坊出人工和场地,原材料需要官府自贴,除去草药,制药还需要用的淀粉,糖,包装用的纸,罐。

牵一发动全身,于是粮店米行,还有布料,药材、纸店,陶瓷铺子都有任务。

说到银钱,所有人都放下架子,该扯皮的扯皮,该讨价还价的也是分文不让。

江枝这边,也聚出一个小群。

平川县一共有五个镇,分别管辖五十二个村。

除去江枝这个直辖村,其他村长们没有资格来县衙,于是五个平时高高在上的亭长围着江枝这个村长询问农业事务。

老宋则当起经纪人,喋喋不休跟其他亭长炫耀徐家村修房和卖青粮之事:“江村长组织村民挨家修房,现在村里家家都是新房……”

江枝谦虚拆他的台:“不是家家有新房,有一家是傻子,没有修,现在还住棚子。

另外还有三家流民刚进村一月多,没空修房,也还借住其他村民家!”

这才四户人家没有新房,比起其他村新旧不一的茅草土墙,贫困户比比皆是,徐家村已经是神奇,说出来就太打脸。

若不是见江村长态度诚恳谦逊,他们都要认为是故意气人。

除去房屋,还有徐家村卖青粮也让人瞠目结舌。

有亭长问:“卖青粮就是吃卯粮,只图一时贪嘴,你们卖了嫩苞米,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吃?”

每一种庄稼在即将成熟时,就需要防备有人偷吃。

饿了的小孩子会躲在地里偷偷吃青胡豆,青豌豆,吃嫩花生,在地里拔了红薯吃,然后再把红薯滕埋进土里。

嫩苞米就更是饥饿人群偷盗的重点目标,每年各村都会抓一些偷吃的农户鞭打示众。

现在徐家村不仅不防,还直接售卖,这让其他镇如何不好奇加嫉妒!

江枝道:“我们村是种两茬,第一茬提前育苗,提前收获。第二茬……我们村的苞米还没有收!”

“啊!你们村的苞米没有收?那就太迟了!”

这些亭长家里都有农庄,有些人还是懂农耕的。

苞米早早收获砍去杆子,才能让下面的红薯见到阳光增加产量,要不然贴地生长的红薯会在秋雨中只长藤蔓,不长根茎。

江枝笑道:“我们是早育苗,然后起垄沟套种苞米!”

一个知识点还没有消化完,紧接着又是密集的知识点,几个亭长都懵了。

宋亭长有些得意,他已经跟江枝说好,明年早早育种的事要带他一带,还有棉花种植……

自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现在这些亭长就只能干眼看,以后得在自己面前低头。

可是,江枝下一句就打破了宋亭长的幻想,她对几个亭长发出邀请函:“明年正月十五,欢迎各位到徐家村来作客!”

第420章 天腾军就是小天

议事到了饭点,小满跟亭长们在县衙食堂就餐,江枝带着田桃去章县令的后衙吃饭。

章县令是北方人,吃不惯巴郡的干挂面。

于是设有专供章县令的小厨房,婢女兰芝准备有大馒头和面条。

大馒头还没有吃上,江枝先见到那个要自己公开制方,长得跟白面馒头一样的江胖子。

没等江枝开口,江胖子先笑嘻嘻道:“江村长,我们又见面了!”

江枝迟疑一下:“这位贵人该如何称呼?”这是她第二次询问此人身份。

之前人在堂上,只以为是哪个带来的长随,可人这里,就不一般了。

江胖子呵呵一乐:“江大姐怎么见起外来,你都叫我家门了,自然是姐弟相称。”

这个胖子看起来三十左右,江枝比他大出一轮,喊声姐弟很正常。

江枝也乐了,在巴郡叫“家门”,只是方言称呼。

指姓氏一样的人,称呼对方家门表示尊重和认同。

之前江枝叫他家门,就因为只知道姓江,现在连姐弟都叫上了。

旁边章县令替江枝解围:“佑尘是周王帐下幕僚,这次给你送周王嘉奖,顺带回乡探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