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有药/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52)

作者:橘香袭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古代也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用在建筑木器、兵器、车船的防水、防腐、并可制作油布、油纸,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江枝还知道,桐油还能做肥皂、农药和杀虫剂。

不过,此时的桐子只能回归它最原始用途,把剥去硬壳的桐子用细签串起来,点燃能照明。

就是火大烟滚滚,点一次就要熏黑一大片屋顶。

若是在屋里点桐子,一晚上就会熏出几张大黑脸,所以桐油也是做墨锭取烟灰的好材料。

回到自己家,江枝把自家分到的桐子交给迎过来的巧云,让她有空就剥壳备着。

从到山上后,为了省灯油,晚上都是烧一堆柴火取暖照明。

有了桐子,就可以在室外应急时用,不怕风吹雨淋。

把桐子交出去,江枝连水都没有喝,赶紧把刚采来的两种药草晾晒在地上,不敢捂坏了,还耽搁了这难得的好阳光。

雨停了两天,但地上还有些潮湿,看来还得赶紧搭建木架子,搭棚子,方便以后晒药。

江枝刚回来,徐二瑞也从梯田过来了,他今天不砍柴挖葛根,而是在砌田坎。

“娘,麦子又长高了!”徐二瑞喜滋滋道。

从播下麦种,他就天天去看,这可是一家人一年口粮,不能出错。

刚开始下着雨,麦子没有什么动静,这两天雨一停,太阳让气温回升,麦苗像是得到什么信号,连夜嗖嗖蹿出地面,已经长出两片叶子。

若是正常年份,这时候的麦子吸足雨水,那才是真正的疯长。

毫不夸张的说,老农民在地边坐着,都能听到麦苗拔节的声音。

种子进了土壤,人心落到实处。

种子发芽长苗,人心就有了盼头。

锄草,看苗,小满爷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佝着腰早早去看各处的庄稼,随手再拔几捆草回家喂兔子。

看过之后这一天的心情也特别好,心情好了做什么都顺手。

第二天,知道江枝要晒草药,会点木匠手艺的小满爷“顺手”就给她搭建起木架、棚子。

他是生怕别人嫌弃自家成拖累,努力表现自己的价值。

接下来,二瑞和小满每天在各处山上挖葛根、挖野山药,再寻找一些在没有被雨泡过,勉强能吃的青冈子,顺带着找鸡爪参回来。

江枝就把这些草药熬水炖肉,给两家分着吃。

不光是徐大柱的身体需要调理,这里每个人的身体都需要补。

每次锅里放上一块肉干,再放上药料,喝汤吃药,多少带点肉味。

而且雨后的葛根水份足,炖煮后越发变得软糯可口,还能管饱。

崖上两家人就这样你来我往,相互帮衬着过春荒。

绵绵雨停后的日子,有阳光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多,气温也一天比一天高。

地上的湿气蒸腾,山峦间晨雾缭绕,老云崖像是飘在云里,雾气要到正午时分才会完全消散。

无论天灾还是人祸,都拦不住季节循环,迟来的、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各种灾难只是地球的瞬间停机自我修复,现在不光是各处绿草茵茵,就连山火烧过的树枝也吐出新叶。

几乎就是一夜之间,原本光秃的荒坡就铺上草毯。

那些生命短暂的小花迫不及待的进入繁殖,粉的蓝的,在低矮草丛里时隐时现。

林间毛桃花开了,野梨花开了,苦李、酸杏的花也开了。

这些山间的野果树东一株西一株的野蛮生长着。

花朵儿粉的,白的在满目绿叶中熠熠生辉,给正饥肠辘辘的蜂儿蝶儿们标识出自己的位置。

第37章 春天的槐花

春暖花开,野菜也出来了!

鼠曲草又叫清明草,可以掺合着淀粉糊糊做成青团吃,给大家改善口味。

水边的薤白比大蒜辛辣,可以做调料也可以炒腊肉。

三月茵陈四月篙,五月六月当柴烧。

每个草药都有不同采收季,江枝一边关心家里的庄稼,空闲时间则忙着挖药。

她在外面忙,巧云在家里也忙,又是纺线又要帮忙翻晒药材,没太阳时就要用土炕烘,每个人都很重要。

山上的槐花也开了。

每当花期来临时,一串串槐花点缀整个树枝,空气中都会弥漫着淡淡的素雅清香。

跟那些白色,花美又甜的洋槐不同,这里槐花全部都是黄色,叫黄槐花,又叫国槐,豆槐,树高没刺。

白色洋槐花又叫刺槐,是外来品种,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黄槐花有小毒,不能食用,但是最好的凉血止血药。

入药需要采摘未开的花蕾,又叫槐米,大夏天可以配伍夏枯草、菊花做成凉茶喝。

槐花的花期不长,要收就要赶快,只是槐树高不好摘。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