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东不相信就这样容易换了,肯定还有其他要求。
江枝见他没什么反应,就继续说:“是的,若是方便,就再要一套推槽、铡刀!”
许东更加惊奇,心里那点要硬吞下去的心也没有了。
江枝要的这些东西虽然普通人不方便找到,但并不是特别为难的事,这些东西现在就有。
戥子是称药配药必须品,药铺一般备有多余的。
而铡刀铁辗更是药铺医馆常备的制药工具。
徐家村要设医棚,自然就会有这一套设备。
“江嫂子,你要这些东西是准备……”
这话一说,那就真正是内行交流了。
想想那些整理得规规矩矩的药材,面对一个容貌普通,毫不起眼的村中妇人,许东下意识语气变得客气起来。
江枝道:“我懂一点制药的皮毛,就想试着自己做一些常用药。”
许东心中一动,放下蛇皮,认真道:“江嫂子是要做膏药还是丹药?”
民间出高人,就前面处理那些药材就能看出来,眼前这个村妇的确懂些药。
万一是有什么祖传秘方……许东越想越激动。
江枝却眉眼都不抬一下,苦笑道:“我只会扯些草草药,哪里懂什么炼丹术!
只是在山里行走,难免磕着碰着,就想做些常用药粉,遇上受伤能用上。”
常言道财不露白,江枝不可能将自己的计划全部说出来。
许东有些失望,外用金疮药都是大同小异,一把香灰都可以止血。
要说哪家配方好,当然还是军中的最好,毕竟新军用的是王府秘方。
只是医棚的制药工具虽然有多余,但也不能随便被人拿走,换成借用就方便,至于什么时候还……那就遥遥无期了。
假公济私就是这样的。
两人又是好一番商量,许东将蛇皮悄悄收好,这才喊来张军头,说想替医棚煎制些大药。
张军头一脸戏谑:“哎!老许,难得听到你要制药,是大磨上睡醒了,想转了喃?该不是见江嫂子会做药,就拿人当差。”
他对许东是了解的,医术不错,就是人懒,缺药都不愿意上山采药,现在怎么可能主动制药。
许东不想提自己不认药的事,面不改色道:“眼下正值入秋,燥热咳嗽,就想制些枇杷叶膏给伤员饮用。”
他并不是对制药一无所知,只不过这知道跟动手是有差距的,而且制药辛苦。
现在要制药,也是想看看江枝这个村妇具体懂多少,以后也知道能交往多深。
现在医棚里伤员时有咳嗽,枇杷叶膏正是适合。
既然要煎药,这本就是许东在管,张军头自然会答应。
枇杷叶、川贝母、莲心、麦门冬、玄参……共八味药,许东一一准备。
称量配齐,碾成碎片入水煎熬,水少就续上,不停熬,不停续,这个过程需要两小时。
在这个期间,江枝则要准备枇杷叶。
比起家传认识草药,江枝的中药制药才是科班出身,膏、丹、丸、散、胶、酒、露、锭的配置处理都需要掌握。
现在许东要熬的枇杷叶膏只是平时练习。
徐家村被火烧过,但一些枇杷树躲过火灾,果子早就被人摘光,叶片还在,轻松就摘一大堆。
制枇杷叶膏也简单,等前面的药熬过两小时,取出药渣,再在药汁里放入枇杷叶熬两小时,这一副膏药熬制好,差不多快天黑。
说是让江枝制药,其实有医兵杂役在做,许东和江枝只需要监控火候。
制药时间漫长,江枝不敢丢下跟自己下山的小满不管。
吩咐好医兵看火,一有闲她就赶紧去找小满。
告诉他今天要晚回家,担心他等急乱跑。
江枝以为小满会着急,其实这时候的小满正像掉蜜罐子里,欢喜得找不到北。
第92章 小满见偶像
从进村起,小满的眼睛就往军士身上溜。
只是他一身补丁麻衣,年纪也不大,又是跟着江枝来的,并没有被人呵斥,问清楚是送药和吃食就放进去了。
江枝去找郎中许东,吩咐小满跟着杂工把兔子木耳送去医棚后厨,看他们收不收,要是不收自己再想办法。
谁知道小满还没有走过去,就被人盯上。
医棚外,一些伤势逐渐痊愈的伤兵闲得无聊,聚在一起吹牛打发时间。
看见两个背东西来的村民,自然来了精神。
等江枝刚去药房那边,立即道:“哎!那小子,你那背篓里是啥?拿过来给哥哥们看一下!”
有人对着小满招手。
小满巴不得,赶紧小跑着凑过去:“兵大哥!我这有活兔子!”
“兔子!瞧瞧!瞧瞧!”
一听有活兔子,几个伤兵呼啦就围过来,七手八脚将小满的背篓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