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停,城内仿佛恢复如常。
不过也有不少人家知道了城外村舍的情况,捐钱捐物。
“陛下给了我不少赏赐,父王也让我带了不少人手来京,这么多的人和物件我都用不着,今日起,便将东西换为银钱为受灾之百姓重建家园,我身边所有人手,只要还能走得动的,便去搭把手、照看百姓、建立房舍,都可。”夕照郡主人在城门口,刚刚扶起了一个哭得快要晕倒的大娘,当着这大娘的面,开口说道。
今日来此的人不少,自然也有很多人都听到了。
“听闻夕照郡主在封地便颇有贤名,凌西王身体有疾,所以封地上的琐事儿几乎都是由她来办的,颇得人心,今日一看,果真是心善。”
“不过,为何夕照郡主出门总带着帷帽?”
“夕照郡主乃是至孝之人,其父病时,日日忧心啼哭,似乎是伤到了眼睛,视物不清,所以表面看似正常,可实际上多是由身旁下人领路的。”
“……”
周边,关于夕照郡主的传言越来越多。
萧文愈带着人马,奉命安排难民,有些话很快便传到了他的耳中。
这一听,心中也开始有些不安起来。
视物不清?万骨坡的事儿他可没忘呢。
她妹妹当年用未曾开刃的刀伤了同龄女子的眼……而这夕照郡主,她的年纪似乎和小妹差不多大?
萧文愈办完要事,便立即找了霍家大伯。
“大伯父!你可知道凌西王膝下有多少个孩子?夕照郡主可有一母同胞的双胎兄弟?”萧文愈有些着急,态度十分严肃。
第322章 早就知道了
凌西王很少会有消息传来,因其偏安一隅,凡事不出风头,所以每次都是凌西王家属来京或是岁贡之时,才大家伙才会想起这号人来。
京中官员,多也没那么了解凌西王。
所以萧文愈才特地找了霍家大伯而非是同龄的旁人。
“你怎突然问起凌西王来了?”霍尚书也有些不解,但还是说道,“据我所知,凌西王原本子嗣颇丰,本也有个嫡子,但在请封世子之前,嫡子便夭折了,至于那夭折的孩子与夕照郡主是不是双生兄妹,这我也不清楚。”
“不过……我记得其嫡子夭折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凌西王表示无比悲痛,先皇便封其嫡女为郡主,以安其心,当时我也并未在意这嫡女有多少岁,如今夕照郡主入京,按照她现在的年纪来算……”霍大伯想了想,又道:“或许就是双生没错。”
萧文愈脸色大变:“大伯父,表兄可曾与您提起我妹妹的过往?”
霍大伯摇了摇头。
家中子侄们嘴巴严实得很,有一阵子,他也感觉到好像是发生了什么事儿,但并没细问,他这个做家主的,也不喜欢管太多,免得将底下的小辈们管成无能之辈。
萧文愈简单说了一些。
关于姜氏的事儿,他没提,只说萧云灼当年被丢之后,被人抬去了万骨坡,遇到了神秘男子,妄图换她的眼睛、要她的性命。
霍大伯也能敏锐的接收到萧文愈想要传达的信息,至于那言语中的一些疑点,霍大伯也识趣地没有多问。
“照你这么说,你如今是怀疑夕照郡主便是当年被灼丫头毁了眼睛的小姑娘?那个时间……”霍尚书找来纸笔算了一下。
他当时才刚刚坐上礼部侍郎的位置。
异姓王入京,这么大的事儿,礼部要忙起来的。
“那一年,凌西王不该在京城……若真是他的话,那就是偷偷入京了?”霍尚书有些诧异。
“还不对。”萧文愈思忖着,来回踱步,“我妹妹一双眼睛生得与寻常人不同,可这一点也是在妹妹回京之后我们才知道的,她被弄丢之前,妹妹几乎都是待在家中不出的,那时候便是爹娘也不知道她的特殊之处,外人如何得知?”
“除非此人早早便请了个那个邪道四处探查一些孩童的生辰八字!他做下此事绝非偶然起了贪念!而是特地早有预谋的,大伯父,这凌西王到底存着什么心思?”萧文愈觉得有些不寒而栗。
尤其是这凌西王平时不声不响的,为何今年突然就派人入京了?
“便是有心思也说不得!”霍尚书立即严肃道。
“愈哥儿,这凌西王与旁人不同,而你说的过往已经时隔太久,当时的情况无人作证,只凭着灼丫头的一面之词,便是陛下真防着凌西王,也不可能偏帮的!”霍尚书连忙补充道,“本朝独一无二的异姓王,立国以来,几代凌西王谨小慎微从不闹事!凌西王封地附近,但凡有大小灾情,凌西王皆会出手赈灾,在其封地一带,其名声很好!”
“而且就拿这每年朝贡来说,那周边小国年年想着少送点东西来,唯独凌西王不同,他虽不常出现,可但凡送东西入京,必然是拿出了十足的诚意!倘若如今你告诉陛下,凌西王存有异心,你让陛下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