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已经不在了。刚才,在她的脸上,我已经看到了斑点,不知道那是雀斑,还是别的什么斑。皮肤已经不再细嫩,白皙。不再是吹弹可破。
8年前,她还是少女。8年后,她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
“和你在一起我已经,快什么都忘记。每一个甜蜜的瞬间,我只想这样拥抱着你。这是你告诉我的歌曲。你还记得吗?2012年。”
我记得是我告诉她的歌曲,但是不记得是哪一年了。
她也还记得。
潮水还是没有涌起来,它们已经退去了,就要到下一个合适的时候,才会再次出现了。还是有海浪轻轻地拍打着沙滩。
哗-哗-哗。
只是沙滩上多了一个人。在看着海水,听着海浪。
“2010年夏天,你在干嘛?”
2010年的夏天?我无法回答她的这个问题。我不知道她要问的是什么。
夏天,很长的。这个问题,太笼统了。
“我知道,你一定是在看世界杯,南非世界杯。”
是,她知道我是执着的球迷,足球是我最大的兴趣爱好。她最早,就是在足球场上认识我的。她也还记得。
“你喜欢的是第一主队是巴西,第二主队是德国。首先支持巴西,然后才是德国。2002年世界杯,是你的第一主队,战胜了你的第二主队。”
她说对了。这也是我跟她说的,她还是记得。
2002年,场上11人,只有卡恩一个国际级球星的德国战车,依靠团队,和群星璀璨的巴西人鏖战了90分钟,最后输给了天才的罗纳尔多和同样天才的里瓦尔多。
一群地球人,输给“外星人”,虽败犹荣。
“2010年,都说那一届的巴西是最平民的一届。其实巴西那年的阵容还是很豪华。后防线有麦孔,阿尔维斯,两个世界级边后卫,都不能一起登场。还有卢西奥,朱利奥-塞萨尔,蒂亚戈-席尔瓦。”
“中场更是群星璀璨,巴普蒂斯塔,梅洛,卡卡,若苏埃,拉米雷斯。中场,后场,都是五大联赛冠军球队的主力,或者欧洲各联赛冠军球队的主力呢。”
“前场阿德里亚诺提前陨落,但也还有德甲大中锋格拉菲特,法比亚诺,罗比尼奥。年龄结构合理,主力和替补的差距也不大。除了中锋和左边后卫稍弱以外,没有明显的短板。”
她竟然能说得那么清楚,历历在目。而且还分析得头头是道。她一定认真地看过,阅读过。而且深深地记在了心里。她不是球迷,在认识我之前,她对足球的认识水平恐怕是停留在知道世界杯的层面上吧。
“更重要的主教练邓加,是叫这个名字吗?”
“是,邓加。1998年世界杯,巴西队的铁血队长。”
她的身体贴在我的身体上,双手搂着我。胸部贴在我的胸部。都没有了衣物的阻隔,是“赤身相对”,“肌肤相亲”。
但已经不再是身体的激情,和欲望。她已经完全柔软,只是在轻轻地跟我诉说她的内心。让我知道,她做过什么,想过什么。
问我那个问题时,都没有抬头。头还是靠在我的胸前。
“说他是离经叛道的巴西人,是说他不喜欢,也不支持攻势足球,是吗?”
“不全是,邓加踢球时候风格就偏欧洲化。当主教练以后选择球员不看名气,只看状态。喜欢用那些身体素质出色,意志顽强,技术却未必特别好的球员。还说巴西也可以踢防守反击。巴西人不喜欢他的风格。”
好像又回到了大学时代,她像个“小白”,听我说巴西和阿根廷,德国和荷兰,阿根廷和英格兰关于足球的各种恩怨情仇。
“可是他赢了。世界杯前一直在赢。07年的美洲杯3:0赢了梅西的阿根廷。世界杯小组赛,16强,也还在赢。”
“是。2胜1平。16强也踢得很好。轻松战胜了智利。”
如果不是我,她都不会有看足球的想法。
我不知道她要说什么,但足球肯定不是她的目的。
“可惜了,离经叛道的邓加,在8强,遇到了另外一个不讲‘传统’的荷兰人,他叫什么名字?”
“范马尔维克。贝尔特-范马尔维克。”
是,又一个不讲‘传统’的荷兰人。不踢攻势足球,立足防守,喜欢防守反击的荷兰人,和喜欢用工兵中场的巴西人。
“名字那么长,难怪我记不住。”
她笑了。我能感到她笑的时候,从嘴里吐出来的气。
“邓加最信任的梅洛,葬送了邓加的国家队世界杯旅程。是这么说的吗?”
“是,最信任的人,把信任他的人击倒了。”
这句话,是她要说的重点吗?
应该不是。如果要说这一条,那就只是哀怨了,一个哀怨的女人,不会有刚才的那番激情的。她一定是期期艾艾,唠唠叨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