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放大这个人的影像,是放大了这个人身上最闪光的品质,最引以为傲的才华,最让自己感到自负和骄傲的能力。”
“在那个和你相近的人的身上,你也能看到这些你对自己最满意的部分。这些优秀的‘品质’,‘素质’,也在你的身上不断闪现。但你是个谦逊,内敛的人,不可能抬着一张嘴,到处去炫耀,张扬它们。”
“那么,在另一个人身上,看到‘它们’,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炫耀’了吗?不就是另一种形式的‘镜子效应’了吗?”
我说得对吗?
这就是肖颖和我亲近的原因。
她找到了一个和她一样,看金庸小说时,会说《笑傲江湖》里左冷禅统一五岳剑派的手段其实是错的,是自损实力,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和她一样,喜欢看哈 利-波特,知道夜骐的人。
还是一个男人。
可我不能喜欢她。
看金庸小说,看哈利-波特,看萨特,看王小波。都是因为另一个人。因为一个人的原因,产生出的对某些事物特定的兴趣,让我身上散发出的某种吸引力,吸引了另一个人。
这是不是很像一个悖论。
所以,我必然是要拒绝这个悖论的。
“如果你当初为了 B 而背叛了 A,如今又背叛了 B 时并不意味着要与 A 重归于好。。。。。。第一次的背叛是不可挽回的。它引起更多的背叛,如同连锁反应,一次次的使我们离最初的背叛越来越远①。”
说得多好,多深刻。
从背叛开始,就只能以背叛作为结束。
注释①:出自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2012 年——2016 年,是昆州市交通运输集团的长途客运最辉煌的 5 年时间。也是客运行业,最后的辉煌。
那时候,私家车还不像现在那么普及。昆州还没有通高铁。客运班车,是很多人外出的首选。
从昆州到云城,到省内其他城市,客运班车的载客量是最大的。当时算得上是“财大气粗”的大型国有企业——昆州市交通运输集团,一口气订购 30 辆豪华的“青年客车②”,专门负责中、长途客运。
最火热的无疑还是昆州到云城的这条运输线。省城,永远是最热闹的。早上 8:30 起第一趟车发车,到晚 19:30 最后一班。昆州、云城双向发车,间隔 1 小时发车一趟。
注释②:青年客车是一款双层公路客车,因为其舒适性,宽敞度,曾经在中国公路客运市场占据了极大的份额。之后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和国家对公路客运车辆政策的变化,逐渐式微。
每天 12 趟来回。每人 168 元的票价,每趟车基本都是满员。
那几年的昆州交通运输集团,就靠着这些青年客车,赚得是盆满钵满。
我和她就是在 2014 年的一趟云城到昆州的青年客车上认识的。
2014 年的 6 月。骄阳似火的 6 月。
青年号双层大巴车是空调客车,全封闭的。像是一个小型的列车厢。因为是封闭空间,是禁止在车内吸烟,脱鞋,高声打电话,手机外放等不文明行为的。
禁止归禁止,总是有人“我行我素”。
我的是 1 号座,靠里。她的是 2 号座。靠外。
我先上的车。这是我多年来的习惯,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到,提前准备好。绝不会踩着点到。她是赶在发车前才上的车。
她才把随身携带的包放到行李架上,车就发动了,她还踉跄了一下,手打在了我的肩膀上,红了一下脸,跟我说了一声“对不起”。我点头,表示无碍。
是一个个子挺高的女孩,至少有 168cm。白白的,脸上没有雀斑。说话的时候,能看到四颗尖尖的虎牙。牙齿是白的,也很整齐。穿着一条牛仔短裤,和一件白色的圆领 T 恤衫。
梳着马尾辫子,鼻尖上有汗水。看不出来是不是化妆了,应该是做过纹眉。耳朵上没有耳环,耳钉一类的装饰。耳朵里塞着一对白色的无线耳机,应该是在听音乐。还好,没有跟着音乐哼哼。
这是个大学生的装扮。
很快,一瓶打开的益达木糖醇伸到了我的面前,红色的瓶身,是西瓜味道的。这是在主动表达善意。
还是个“自来熟”挺会来事的女大学生。
她的耳机已经取出,好像在跟我说话,还示意我也取出我耳朵里的耳机。
但是我拒绝了。抬手示意“不”。不需要木糖醇,也不取下耳机说话。这还算是“温柔”的拒绝方式,并不表现得太坚决。
不坚决的拒绝,也还是拒绝。明确意图就够了。
女大学生,让我心里某些柔软的地方,抽动了一下。
很快,车辆驶离了城区,上了高速公路。没有弯道,不需要等待红绿灯,不会一脚油门一脚刹车。车也就行驶得越来越平稳了。女孩没有睡觉,双手在手机屏幕上,飞快地打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