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白天有排练,可以约在晚上。”梁昳低下头,点开手机日历,问周意乔的意见,“你看怎么样?”
周景元拉了旁边的椅子,坐在周意乔的左后方,依旧是一眼便能瞧见梁昳的位置。他看见她束起的马尾垂下来,搭落在肩膀上,发尾一颤一颤的,像是站在电线杆上的小鸟的尾巴。
生动又可爱。
虽然她一点儿也不像小鸟,更不可能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啾鸣,她对他几乎全是冷面冷眼,甚至冷言冷语,周景元仍能从与她只言片语的交锋中觉出无穷的趣味来。
他默默看着她,看她跟周意乔约好了试课时间,点开自己的手机,让周意乔加她微信,方便联系。
周意乔面露难色:“学校不让带手机。”
“那——”梁昳想了下,说,“你把手机号给我,到时候我联系你。”
“好。”周意乔把号码告诉梁昳,并道,“我微信也是这个号码。”
“好。”梁昳顺手把号码输入微信搜索框,点了添加好友,“你回家通过一下。”
周意乔点头。
“那个……”周景元突然举手,对梁昳说,“梁老师,要不加一下学生家长的微信吧?方便沟通。”
梁昳抬头,正对着他一脸的志在必得,她心里不忿,又不好发作,只面上浅浅道:“等试完课再说吧。”
缓兵之计,偏不如他所愿。
梁昳对周意乔说:“回头让林老师把我的号码写给你。”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有的是办法联系,加不到你这小叔头上。
只是没料到,他会有人帮。
“要不你加一下景元吧?”佳雯想到周意乔的父母有时候忙起来,顾不上孩子,连学校活动都鲜少参加,经常由周景元代劳。周意乔在学校不能用手机,又是未成年,很多事情需要大人拍板拿主意,这个时候周景元自然是不二人选。于是,她提议,“或者待会儿我把你的名片推给他。”
佳雯并不知道梁昳跟周景元的过结,单纯从中间人的角度给出两个两全其美的选择。梁昳眼下跟吃了黄连的哑巴一样,什么话也说不出。
周景元自然要捡这个便宜,顺着佳雯递的杆顺着往上爬:“现在加吧,万无一失。”他经历过“夜长梦多”,断不会把现下绝好的机会葬送。
电话可以挂断,学生家长的微信总不能拉黑吧?他早就打定了主意,不管是死皮赖脸还是死缠烂打,今天都要加上微信。
他倾身靠近,隔着圆桌把手机递到梁昳面前。
梁昳看着第二次在她眼前亮起的这个屏幕,侧头看佳雯一眼。
佳雯冲她扬扬下巴:“加。”
梁昳只好照办,心里一百个不情愿,连验证信息都懒得填。周景元拿回手机,立刻通过了好友申请。
周景元的微信名规规矩矩用了名字,头像刚换不久,是一个拼成正方形的七巧板。
章芩退休后收拾了一遍家里,找到了周景元小时候去工厂时,老赵指导他做的第一件木头玩具——七巧板。周景元如今多少有些佩服当年的自己,猫在木工桌上一干好多天,又是画又是切割,还耐住性子打磨了好久,终于得了一副七巧板。
说起来,他拍了照片换头像之后,还引发了一波不小的回忆杀,发小和同学纷纷控诉那个时候的他靠着这副七巧板横行霸道了好久,不论是谁要玩七巧板,必定给他打饭端水,惟命是从。
现在,周景元早收敛了横行霸道的小霸王脾性,只是对于一些志在必得的,他依然很难让步。比如眼下,他打蛇上棍加上了微信,得到了一张明显与本人年纪不符的俯瞰众山小的风景照头像,以及一个由梁的拼音字母组成的微信名。
打铁要趁热的道理,半罐水的“木工”也懂。
周景元点出备注名修改,问梁昳:“梁老师的名字是?”
有人不顺人意的打算早泡了汤,偃旗息鼓道:“梁昳。”
“艺术的艺?”
梁昳时常在想,大抵是自己从小学竹笛又从事艺术工作的缘故,所有初次见面的人都会误以为她的名字理所当然是“艺”。
她的名字是已过世的爷爷取的,跟重男轻女的奶奶截然不同的是,爷爷格外宝贝她这个孙女。他不止一次对小梁昳说过:“日子过一天少一天,可是不管失去多少,你都要把日子过好。这样,即便我去了天上,看见你活得漂漂亮亮的,也会很高兴的。”
昳,是家人的美好祝愿。
“一个‘日’,一个‘失去’的‘失’。”梁昳更正他。
周景元看着她笑,夸道:“很别致。”
随后,周景元起身去柜台,招呼他们每人点一杯饮品:“来吧,我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