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疯批夫妇/带着仓库穿七零,捡个疯子当老公(60)

作者:色彩缤纷的薛静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吃了多少?”

周斯年想了想:“一筐。”

明黛看着桌子上的馍筐,为周斯年偷黄瓜的那家默哀,估计那家一个夏天的黄瓜都被吃光了。

她不知道的是,周斯年在这个事情上做到了雨露均沾,谁家他都偷个精光。

所以夏天的周斯年是一年中吃的最饱的时候。

吃完饭,周斯年去收拾,明黛等他,看着一院子的柴火,想着他们应该做个棚子把柴火盖起来。

再看地上的栗子,想着松子不能这么晒了,要做个架子,院子里的什么地方要修补一下。

这么想着,就忍不住想远了。

还是周斯年把她叫回来的,看着他光秃秃的脑门,和红艳艳的头巾,明黛默默把绿头巾扎上了。

一路跟着上工的人潮去粮仓,大家对周斯年还是惧怕,但是鉴于他好几天没有作妖了,也不再抗拒,只是,远离他。

明黛发现,知青点出了点问题。

之前新老知青不是很亲近,但是也不陌生,现在却是泾渭分明,都不在一起走了。

秦芳芳正头疼着,昨天,知青点爆发了新老知青的战争,她嘴笨脑子也笨,一直跟不上节奏,还没明白吵什么,新老知青就分锅吃饭了。

想着他们被吃剩下见底的口粮和没着落的厨房,秦芳芳就很惶恐,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还是蔡明成安慰她,一切听其他人的,我们只负责做事,她才安定下来,一脸忧愁的去上工了。

这个问题,在方柔了解后得到了解决。

“我们的炕不是盘好了吗?正好我在房间隔了个外屋做厨房,以后在我那做饭吧。”

新知青大喜,问题终于解决,腰杆子也支棱了起来。

而老知青因为方柔和齐志军的加入,和新知青彻底掰了,最后发展到,都相互不说话了。

但是这和明黛都没有关系,她的生活照旧。

第40章 柳正,大肉包

这天照例下完工,把锥子借给方柔,她去找了黄婶子,问了村里有没有会编织的手艺人。

很快黄婶子就推荐了一户人家。

沿着黄婶子说的位置,明黛敲响了村尾的一扇门。

“门没锁,推就开。”

明黛试了一下,果然推就开了。

进去后,明黛直接往下面看,果然在门口的泥地上看到一个窝在地上的男人。

男人叫柳大正,和柳大柱一个辈分,年纪比他小上一点。

身上的残疾是小时候就有的,身子长,腿脚一直不长,也使不上力气。

其实就是小儿麻痹症,也叫脊髓灰质炎。

一般都是在小儿五岁前发病,估计他当时没有得到治疗。

这个情况在农村并不罕见,几乎隔个村子都有一个。

老话说是家里缺了德报应在孩子身上,实际上是一种儿童类急性传染病。

后期小儿阶段都会吃糖丸,自然就没有这个情况,但是现在的医疗水平明显达不到。

“请问是大正叔吗?”

柳大正抬头去看,生面孔。

“你们是?”

因为他常年不出门,只在家里干活,所以成为柳家湾为数不多没被周斯年打过的人,也不认识他。

“我想定做点东西,四张大席子,晒干货用的,这个有成品也行;两张炕席,这个不着急,明年春天交付就行;三个门帘子,也是明年春天用的。我再选几个筐。”

这么多东西,柳大正一下子愣住了,继而狂喜:“可以可以,席子就在那,筐也在,你自己去看。”

明黛点头,带着周斯年过去:“你看看,喜欢啥不,我们买。”

周斯年还是第一次有购物的选择权,高兴的对着筐子摸来摸去。

明黛不好意思的开口:“摸坏的我们买。”

柳大正摇头,他这里难得来人,村里都嫌弃他是不祥之人,不愿意让孩子过来

平时也只有大队长过来看看他,送点吃的,还有他侄子过来看看他死没死,好继承他的这处院子。

难得有两个小年轻过来,他感觉自己都高兴了几分。

最后,周斯年选择了个背篓。

原因很简单,这个最大,他背起来不像个玩具。

柳大正也笑呵呵的开口:“这个是我起大了的,做出来就放着,没想到还真的找到合适的人了,这后生真高!”

周斯年摸了摸背带,又颠了颠,最后竟然冲着地上的柳大正道了谢。

明黛想着,这一幕要是被村里人看到,准得惊掉下巴。

柳大正好像很喜欢周斯年,和他商量着给他换个背带,这个对他来说有点太细了。

周斯年蹙着眉听着,半晌同意了,不过在选择背带颜色的时候,两人有了分歧。

柳大正的背带布全是村长从县里那群纺织厂的疯娘们手里抢下来的,黑白灰居多,花色很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