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番外(741)

只要他们不闹事,时间久了世人自然会淡忘。

一群贱民而已,不值得他大费周章。

......

深夜,长平公主府。

“越英叡还真是草包一个

,有戴澹协助也没能把反贼全部揪出来。”

越含玉轻抚瑶琴,灯下依稀可见深刻的划痕。

琴声悦耳,促使韩榆的心境也变得悠扬起来。

韩榆半阖着眸,语调散漫:“迄今为止,他安插几个人进去了?”

“约摸五十人。”越含玉一哂,“其中十五人是康王派去的。”

“可惜了戴澹和戴皇后两个王者,培养出一个......”韩榆斟酌措辞,想不出索性作罢,“仅凭他一人,还真斗不过康王。”

也正因他有戴澹和戴皇后两个助力,前世才能顺利登基。

可惜登基后昏庸残暴,任由奸佞坑害忠臣,最后死在魏军刀下。

“最后的狂欢罢了。”越含玉意有所指道,“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掐指一算,皇帝也该找到了。”

-

距离永庆帝坠河失踪已过两月。

禁军四处寻找,沿河捞人,每次都无功而返。

靖王面上悲恸,心里却乐开了花。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只多再过五日,若父皇迟迟不归......

靖王挥退禁军,在御书房来回踱步,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金色的盘龙。

“五日后行事,外祖父可以准备了。”

“是,老臣回去就安排。”戴澹接下来话锋一转,“王爷,眼下京中的舆论对您很是不利,老臣以为可派人在城门口布粥派饭,可在一定程度上挽回民心。”

“民心?”靖王嗤了一声,很是不屑地说,“说什么民可载舟亦可

覆舟,这些统统都是虚的,只要大权在握,何愁坐不稳皇位?”

戴澹:“......老臣告退。”

无妨,纵使靖王不顶事,还有皇后娘娘和戴氏一族。

历史上不是没有太后垂帘听政,外戚专权的事例,戴澹不介意效仿一二。

......

五天后,禁军在八百里外找到疑似永庆帝的尸体。

龙体运送回京,靖王率领满朝文武出城相迎。

“父皇!”拉着棺椁的马车甫一到跟前,靖王就扑了上去,开始鬼哭狼嚎,“儿臣不孝,直到今日才找到您。您尽管放心去吧,儿臣定会好好......”

“好好什么?”

靖王被打断,顾忌周遭百姓众多,这才没有冷脸,无视这突兀的问话,以及声音里莫名其妙的熟悉感,继续哭嚎。

“父皇,还您被安王的人抓到的刘贵人儿臣已经送她下去,亲自给您赔罪......”

“不必赔罪。”

又是那颇为耳熟的声音。

再次被打断,靖王彻底恼了:“何人胆敢放肆......父皇?!”

靖王身后,百官俯首下跪,正盯着自个儿面前的水泥路面挤眼泪。

这厢听靖王大呼小叫,吵得他们耳朵都疼了,忍不住抬头看了眼。

然后——

“陛下?!”

“陛下不是已经驾崩了吗?那棺椁里躺着的人是谁?”

“陛下?您真的是陛下?”

此时此刻,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不在大路中央的棺椁上,而是在路边的马车上。

车极其简陋,站在马车旁与陛下一模一样的花甲老汉穿着粗布短打,同样十分的简陋。

花甲老汉双眼虽浑浊,气势却与昔日的陛下一般无二。

这......莫非真是永庆帝本尊?

靖王脸色煞白,后背冷汗涔涔,两条腿不明显地打着摆子:“你、你说你是父皇,有什么证据?”

永庆帝深深看了眼他的第十子,和那金丝楠木制成的棺椁,双手负后威严毕露:“老十,你屁股上有个指甲盖大小的黑痣。”

靖王:“!!!”

百官&百姓:“噗——”

“陛下,您可算平安归来了!”

“恭迎陛下归来!”

大臣们哭喊着,一边砰砰磕头。

“行了。”永庆帝摆了摆手,重新回到马车上,“都别跪着了,回宫。”

灰扑扑的平顶马车在众人的簇拥下往皇宫驶去,独留靖王和装着“永庆帝”的棺椁面面相觑。

靖王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跟上。

......

“那日朕被安王拉下水,攀着一根树干顺流而下,两天后精疲力竭之际才被人救下。”

“这些日子朕一直借住在村民家养病,前几日渐渐痊愈了才动身回京。”

“谁救了朕?”永庆帝看向问话的戴澹,面上流露出一抹堪称温柔的神情,牵过身旁年轻女子的手,“是云娘救了朕。”

所有人看向和永庆帝同乘一辆马车回京,又随他一道进宫的女子,心说果然如此。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朕欲封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