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论利益相关,韩榆去嘉元关,简直和送死无异。
永庆帝好整以
暇道:“诸位爱卿可是忘了,韩爱卿曾率领云远府百姓抵御梁军?”
“再者,这火药是韩爱卿造出来的,朕相信除了他,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火药,更能将火药最大程度地运用到战场上。”
有大臣试图狡辩:“可是......”
虽然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我还是不服气。
凭什么好处都被韩榆占了,他们连口汤都喝不到?
“没有可是,朕意已决。”永庆帝不容置疑地说道,“至于火药营的人选,朕打算从禁军中挑选。”
安王和康王眼神一暗。
看来阮景璋之后,父皇谁都信不过。
不对,父皇信任韩榆。
该死的韩榆!
“韩爱卿,还不快快谢恩?”
韩榆出列,面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受宠若惊:“微臣遵旨,微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
甭管多少人羡慕嫉妒恨,多少人看韩榆不顺眼,圣旨一下,韩榆算是彻底和火药营绑定了。
圣旨中,永庆帝十分贴心地表示,韩榆随火药营出征期间,吏部由两位侍郎共同管理。
林侍郎和刚上任不久的方侍郎狂喜,世上竟有这等好事?!
不仅可以当家做主,还能远离索命判官的荼毒。
韩大人一路好走,不送!
......
十天后,火药营两千人遴选完毕。
过程中不是没人不信邪,试图在火药营安插人手。
奈何韩榆火眼金睛,还有皇家暗卫盯梢,还没成事就被丢了出去。
第十一天,以韩榆为首的火药营跟随
军队一路飞奔,前往嘉元关支援。
支援大军出了皇城,沿官道向西挺进。
铺设了水泥的官道平整宽敞,直接让行进速度加快一倍有余。
韩榆与将士们日夜兼程,风餐露宿,总算在半个月后抵达嘉元关。
嘉元关环境恶劣,人迹罕至,走了许久也不见一只飞鸟走兽。
风沙漫天,迷得人睁不开眼。
韩榆裹着头巾,只露出一双眼,冷静警惕地打量四周。
马蹄声由远及近,是几个身着软甲的士卒。
士卒看向为首的中年男人和韩榆,抱拳问道:“两位可是刘将军和韩大人?”
刘毅,率领五万大军前来支援的将领。
韩榆,掌管火药营的吏部尚书。
韩榆眸光微动,随刘毅一起抱拳:“正是本官/本将军。”
士卒扬声道:“大将军命我等前来迎接,嘉元关风沙滚滚,诸位可要当心些。”
不知是不是韩榆的错觉,士卒说这话的时候,意有所指地朝他看了眼。
此举何意?
下马威?
韩榆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一个眼神而已,又不会少块肉。
“走吧。”
五万援军一路北行,抵达嘉元关驻军所在的营地。
从带路的士卒口中,韩榆知道这些天以来,越军和魏军已经经历五场恶战,目前正在休战。
“大将军说了,只多再过两日,魏军必将卷土重来。”士卒为韩榆牵马,指向东方,“今儿将士们闲来无事,正在比试身手,刘将军和韩大人可要过去瞧瞧?”
刘毅叫远处乌泱泱一片,里三圈外三圈,喝彩声不绝于耳,不由有些意动。
但他没有忘记韩榆,扭头征求意见:“韩大人要去看吗?”
“精彩不容错过,韩某也想见识一番。”韩榆面露犹豫,“只是这样恐怕不能及时去见梅将军。”
士卒摆了摆手:“不妨事,大将军肯定乐意让您二位欣赏军中男儿的风采英姿。”
话已至此,韩榆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士卒领着韩榆和刘毅往东去。
至于援军,自有人带他们前去安置。
韩榆看了眼身后的几个火药营士卒,没有制止他们看热闹的脚步。
士卒拨开前面的人,硬是为韩榆和刘毅分出一条路。
三人来到最前面,顺利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韩榆无视周遭好奇与探究的视线,全部注意力都在比武场上。
他们来得不巧,一场比试已经接近了尾声。
狗熊一样雄壮的黑脸络腮胡男人大喊一声,把对手砸翻在地。
对面的人半晌爬不起来,认输了。
黑脸络腮胡高举双手,围观士卒拍手叫好。
“好!”
“朱校尉赢了!”
那一手实在漂亮,韩榆眼里流露出惊叹。
朱校尉似有所觉,一眼扫过来,准确锁定住韩榆。
他眼珠转向韩榆两边的刘毅和领路士卒,抹了把脸上的汗,大步朝这边走过来。
众人不明所以,视线紧随朱校尉移动,最终停在韩榆身上。
“听闻越京有援军今日抵达,莫不是您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