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番外(618)

这里有一道疤。

是知府大人

救了他一命。

想到这些天雪花一样飘来的订单,吴大贵一瘪嘴,差点哭出来。

他鼻子发酸,胡乱抹了把脸:“这是知府大人留给我们最后的礼物啊。”

只要砖场在一日,徽州府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和收入。

砖场的生意蒸蒸日上,需要的工人只会越来越多。

这样一来,百姓也不必再为生计发愁。

想到这里,很多人和吴大贵一样,悄然红了眼。

-

三月结束,入了四月,云远府天气渐暖。

恰逢换季,冷热交替之下,府城许多人感染了风寒。

韩榆每日上下值,总能看到各大医馆爆满,等待的病患排到了街上。

韩兰芸也不幸中招,病恹恹地躺在床上,一边打喷嚏一边哀嚎:“昨天谢大夫留下的课业我还没交过去呢。”

韩榆戴着口罩,让文珠离韩兰芸远点,虽然她二人都生病了。

“除了经商,我还是头一回看你这样有恒心。”韩榆随口调侃了一句,“等会儿我正好顺路,给你给你捎过去。”

韩兰芸高举双手欢呼:“榆哥儿我就知道你对我最好了!”

然后乐极生悲,咳得惊天动地,涕泗横流。

韩榆:“......你慢慢咳,我先走了。”

韩兰芸颤巍巍伸手:“课业在......咳咳......在桌上,别忘了......咳咳......拿。”

韩榆摆摆手表示知道了,拿上女医班的课业离开了。

到了榆生堂,谢方不在,只

曹香君一人在女医班。

“这是韩兰芸的课业。”

曹香君接过,见韩榆要走,忙不迭叫住他:“大人,民妇想带着女医班的学生们外出为人义诊,您看如何?”

“义诊?”韩榆眸光微动,若有所思道,“这倒是个好主意,正逢府城风寒肆虐,索性和各大医馆的大夫联合起来,组织一场面向整个云远府的义诊。”

曹香君屏住呼吸,既惊讶又兴奋:“可以吗?”

韩榆颔首:“反正是百姓受益,女医班的学生也能多见识些病症,有百利而无一害。”

曹香君尚存几分顾虑:“义诊的话,民妇担心医馆的大夫们会不同意。”

“这点你无需担心。”韩榆安抚一笑,“大夫为百姓义诊,诊金由官府出,名利双收的好事,没人会拒绝。”

曹香君这才放下心。

韩榆转身欲走,身后传来有些不解的女声:“知府大人,您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有孩童发现韩榆来了,嘴里叫着“府府大人”扑上来。

韩榆哄他几句,等人走后也没有回头。

“大家视我为亲人,我自然倾心相待。”

颀长清瘦的身影逐渐远去,曹香君想起梁军大败的那天。

东方将军问孙老丈,他们怎么敢把知府大人抬起来,抛到空中。

孙老丈说,知府大人是他们所有人的家人。

曹香君心底浮现一个不可思议的猜测——

那日,知府大人亲耳听到他治下的百姓承认了他,将他视

为云远府不可或缺的存在。

......

韩榆言出必行,第二天就有专人前往各大医馆,谈及义诊一事。

果然不出所料,医馆的坐堂大夫都同意了。

四月初八,全民义诊日。

这天,府衙前人山人海。

不仅府城人,就连治下几个县城的百姓都闻讯赶来。

虽说云远府如今太平安定了,可要说百姓的生活条件,也只比原先好了一点而已。

药材价格昂贵,很多人生了病都不敢去医馆,只能硬撑。

撑到最后,要么不药而愈,要么在痛苦中死去。

听闻官府组织了面向全体云远府百姓的义诊,只需报上姓名籍贯,便可接受大夫的免费医治。

虽然药钱还是自己出,免去的诊金只是杯水车薪,但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还是有很多人来了。

“就算买不起药,我也想看看我还有几天可活。”

“知府大人仁义,就算身上没什么不舒服的,过来看看也是好的,万一有病了没发觉呢?”

“你还真别说,方才那位女大夫给我诊脉,还真发现了问题,不过不是什么大病,吃几服药就能好。”

“我本来不打算凑这个热闹的,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有点担心了,罢了,我也去排队。”

韩榆在门后围观,将所有人的话语尽收耳中,沉吟片刻,对吴同知耳语几句。

吴同知有些诧异,但还是照办了。

不多时,有一官兵提着铜锣出来。

“铛铛铛!”

伴随着清脆的声响,

所有人循声看过来。

“知府大人说,但凡得了病没钱医治的,只要能提供确切的证据,可由官府报销一部分药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