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番外(186)

韩家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户人家,光是准备推车和吃食就掏了好些银子。

如若有人眼红生事,怕是一切支出都要打水漂。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韩榆相信他们会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韩榆在路上走着,将今日先生讲授的文章背给韩松听。

稚嫩的童生清脆嘹亮,惹得过路行人纷纷侧目。

有人注意到他二人身上显眼的书生袍,啧啧感叹:

“不愧是罗先生,教出来的学生一个比一个厉害,这才多大年纪,竟然背书背得这么溜。”

“要我说啊,进士老爷跟举人老爷还是有区别的,那焦家私塾出来的学生我就没听过几个有出息的。”

“可不是,我家儿媳妇二月份死活要把孙子送去焦先生那处,我跟老头子没同意,她还生了好几天的闷气。这才几个月,我家小孙孙张嘴就是之乎者也,这都是罗先生教得好。”

韩榆将过路人的交谈尽收耳中,微抬下巴看向韩松,眼里是明晃晃的笑意。

韩松敢保证,若是他身后有尾巴,估计得晃出残影。

韩榆背完最后一句,清清嗓子说:“先生自然是最好的,真搞不懂黄睿跟三叔怎么想的,几乎把那位焦先生吹上天。”

韩松淡声道:“不过是沽名钓誉之人。”

这还是韩松头一回直白地表露出对一个人的不喜。

韩榆若有所思,想必那位焦先生当真不怎么样。

余光瞥见举着草靶子卖糖葫芦的老丈,韩榆眼眸一亮,揪住韩松的衣袖:“二哥。”

韩松当即想到上次当街吃糖葫芦的场景,面色微黑:“不......”

“谢谢二哥,二哥真好,二哥我去去就来!”

欢快的嗓音掐断韩松的话头,韩榆迈着短腿啪嗒啪嗒跑远了。

那背影,像极了出笼的鸟儿。

韩松:“......”

无奈一叹,走到路边等韩榆买完回来。

然后,韩松就眼睁睁看着

韩榆举着两根糖葫芦跑到跟前。

右手捏着糖葫芦咬一口,左手递上前:“呐,给你。”

韩松战术后退:“我不......”

韩榆踮起脚,糖葫芦塞了韩松一嘴。

“酸酸甜甜,很好吃的,二哥快吃。”

韩松:“......”

见韩松不动,韩榆催促:“二哥快吃啊,再不吃就该化了。”

到底是他的心意。

韩松默念,心一横,咬下一颗。

......

韩榆二人在集市外溜一圈,找到自家摊位所在。

原以为头一天出摊,生意会比较冷清。

谁知生意意外很不错,摊位前站着好几个人买包子和卤味,一旁的小竹桌前还坐着三五个客人,哧啦哧啦嗦着面。

韩榆喜出望外,一溜小跑上前:“娘,大伯娘,大哥。”

萧水容于百忙之中看他一眼:“榆哥儿来啦?饿不饿?”

韩榆瞅了眼蒸屉里的包子:“中午吃得多,还没饿。”

总不能吃掉别人等了许久的包子。

“等会儿就能收摊,榆哥儿到旁边坐坐,要么跟你二哥先回去。”

韩榆选择了前者。

接下来两刻钟,韩榆坐在小竹椅上,托着腮看人来人往。

并非一直有人来他家的摊位,也有人被两旁的吆喝声吸引,去买了其他吃食。

韩榆数了下,两刻钟里共有十个人来,五个人买包子,三个人吃面,仅两人买了卤味。

眼看暮日西斜,萧水容跟苗翠云商量了下,打算收摊。

韩树把竹桌竹椅塞到推车

底下,几人合力,推着推车回家去。

橙红的夕阳普照大地,每个人都挂着红润的笑脸。

萧水容三人在集市待了整整一天,午饭吃了两个包子应付。

韩榆走在他娘边上,好几次听到她肚子在咕噜咕噜叫。

回到家,韩兰英和韩兰铃已经做好晚饭。

把推车停好,取下上面乱七八糟的东西,韩宏昊兄弟俩也回来了。

“先吃饭,吃完饭再数钱。”

想到小竹篓里叮当作响的铜板,大家觉得满身的疲惫都散去几分。

囫囵吃了晚饭,一家人围桌而坐。

韩宏昊把竹篓反扣到桌上,伴随着叮当声响,铜板落了一桌。

“一个,两个,三个......二百三十六......二百六十八!”

“二百六十八文钱!”

负责数钱的韩树按捺不住激动,拍着桌子高喊。

“这、这么多?”

“树哥儿你没数错吧?”

韩树不乐意了:“我虽然没读几本书,数数还是会的,这一个一个地数,哪里会出错?”

韩宏晔不敢相信,又让韩松数了一遍。

韩松在众人灼灼注视下,淡定地数完所有铜板。

“大哥没数错,确实是二百六十八文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