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番外(152)

韩榆:“......”

宣传韩宏庆也就罢了,干嘛还带上他?

韩榆暗自磨牙,面上含笑:“无甚大碍,扎两针就好。”

也不回答和韩宏庆有关的问题,翻开书本装作我很忙的样子。

大家都是自觉

的人,见韩榆这般,便都散去了。

到了中午,韩榆三个坐一起吃饭,远远就见韩宏庆被一群人簇拥着。

这是他从未有过的待遇。

眼看韩宏庆越来越近,韩榆一头扎进碗里,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榆哥儿这是在吃饭?”

韩榆抿了下嘴,有些不乐意地答:“嗯,是。”

韩宏庆居高临下地看着韩榆,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我们几个晚上打算去酒楼一聚,你跟松哥儿可要一起?”

韩榆摇头:“近几日课业繁重,就不去了。”

韩宏庆也就客气一下,带着一群人扬长而去。

韩榆撇撇嘴,继续和小伙伴探讨先生留下的课业。

又过半月,府城传来消息,安平县县令所犯之罪属实,被判斩立决,并没收所有家产。

百姓们奔走相告,都在骂贪官不得好死,死后下十八层地狱。

理所当然地,告发此事的韩宏庆成了安平县人尽皆知的大英雄。

又得知他对痴傻的发妻不离不弃,名声更是又上一层楼。

韩宏庆走在私塾的小径上,听着身边的人恭维自己,别提有多得意了。

这样的情况,半个月前他想都不敢想。

这一切,多亏了刘兄。

若非刘兄发现前任县令的秘密,还甘愿将功劳让给他,哪有他韩宏庆的今日。

县令没了,县令的小舅子作为知情人,同样也被斩首示众。

没了县令小舅子做靠山,看沈大钱还怎么神气!

说话间,一鹰钩鼻

男子出现。

韩宏庆面色一喜,随意糊弄了同窗两句,把人打发走了,态度由高傲转为热切:“刘兄!”

刘兄左右四顾,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韩宏庆立马附耳上前。

刘兄同他低语:“昨儿新来了一位......”

韩宏庆咽了下口水,明显有几分意动,但还是婉拒了。

“实在对不住了刘兄,今日我要去县里一趟,明儿才能回来。”

刘兄疑惑道:“去县里作甚?那事不是了结了?”

不知想到什么,他一拍手:“可是姓沈的?”

韩宏庆私以为他跟刘兄已是无话不说的至交好友,便承认了。

刘兄眼神微闪,拍着胸口说:“何须你亲自过去,我在县里也算认得几个人,此事交给我便是。”

韩宏庆喜不自禁:“那就劳烦刘兄了。”

刘兄摆摆手:“我在读书上没什么造诣,明年再考不上秀才,就打算回去接手祖业。”

“而你不同,等你入了官场,那件事也算功劳一件。”刘兄挤眉弄眼,“待你日后步步高升,可千万要记得我啊。”

韩宏庆连声应下。

两人又说几句,刘兄便离开了。

出门后,他从窗户往里看了眼。

又有人凑到韩宏庆身边,极尽谄媚讨好之色。

刘兄嗤笑一声“蠢货”,大步离去。

-

随着韩宏庆的名声大噪,委实给韩榆和韩松带来一些困扰。

譬如叔侄之间的对比。

当叔叔的心怀大义,英勇无畏,两个侄子和他一比,简直差

远了。

一个冷冰冰的书呆子,另一个过分活泼,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

譬如邻居三天两头的登门拜访。

邻居们不知从哪里知道韩榆二人是韩宏庆的侄子,想请他俩牵个线,见一见这位大好人。

韩榆烦不胜烦,和韩松商量一番,直接闭门谢客。

久而久之,大家看出他们的态度,便不再登门了。

至于韩宏庆在私塾里搞出来的大阵仗,同样也惹怒了罗先生。

罗先生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训斥韩宏庆,大肆批评了因他兴起的不良之风。

那些跟在韩宏庆身后拍马屁的同窗,也都一个不漏,被罚了抄书。

罗先生一招杀鸡儆猴,成功唬住了一众学生们。

耳边没了聒噪的声音,韩榆总算可以静下心来学习。

学习八股文已有数月,试帖诗也有两旬。

韩榆把重点放在后者,当然前者也没落下,每天都有练习。

除八股文和试帖诗训练,他每日还需练习五张大字,背诵或复习一篇文章。

还有沈祖父以及关大夫赠予的那三本书,韩榆每日都有研读,只是进展颇慢。

每当这时,他会选择抄书解闷。

韩榆的课余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他还特地向韩松申请,将睡觉时间延迟两刻钟。

韩松自然不会同意。

韩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原本的学习时间已是极限,不可再多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