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两三个小时吧 现在预计晚上七点到站】张灵江回道,【还是那个味道吗?】
那家猪蹄是他上小学时最爱吃的。
他们家离学校近,步行十几分钟就能走到,那家卤肉店就开在他去学校的必经之路上。卤肉店的老板是个很热情的秃头大叔,每天都会切一些样品供顾客品尝。
即使明显是来白嫖试吃的小孩子,他也从来不会赶走,反而笑眯眯地切下一块大些的,塞进小孩手里让他拿着吃。
张灵江小时候嘴馋,总是跑进他家店里蹭吃。久而久之,与卤肉店的老板也就相熟了。
不过小学毕业后,他就随着父母一同搬了家,从那以后就再没见过那位老板。
【嗯 我尝了一下 一模一样的】刘黎回道,【但那家卤肉店之前的老板好像不在了 现在店里的是他儿子】
【不在了?】张灵江愕然。
【嗯 好像是几年前突发脑梗 没救过来】
不在了。
张灵江对着手机,半晌没说话,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他对那位老板的印象已经很淡了,但记忆中的他身体很硬朗,从来没生过什么病。如果一直活到今天,也只是四十多岁接近五十的年纪。
太突然了。
关于生死的话题太过沉重,刘黎主动岔开话头,发了一张照片。
【看看你奶奶养的花】
照片上是一盆开着白色花朵的花卉,花瓣洁白重瓣,花蕊嫩黄。
张灵江认识的花的品种不多,除了花朵特征特别明显的,其他看啥都像月季。
【这是什么花】张灵江问,【现在也开吗】
【山茶花 耐寒】
【奶奶他们身体都还好吧?】
【嗯 好得很】刘黎道,【你爷还计划等你回来 自己去鸡圈抓一只鸡给你炖了呢】
张灵江的爷爷奶奶住在农村,是带院子的窑洞。
老人家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蔬菜,养了十几只鸡,鸡窝旁还种着一棵很大的柿子树,每年都能结好几大袋的柿子。
【他们还养着啊】算上出国的那几年,张灵江已经有将近五六年没有回老家了。
【养呢 不让养不行 前两年你爸劝了几个月也没劝动】
【行了 我去忙了 你自己留心点 别坐过站】刘黎嘱咐道。
【知道了】张灵江无奈道,【我又不是小孩子】
【担心么 你从小就马大哈】
放下手机后,张灵江闭上眼睛想再睡一会儿。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尽管眼皮酸涩,头昏脑涨,他就是酝酿不出一点睡意,精神的要命。
就这么一路清醒着熬了三个多小时,总算等到了高铁到站。
张灵江的行李不多,除了换洗衣服外就是一些买来送人的当地特产,只装了一个行李箱。
刘黎看着胖了一些,脸明显要比上一次见面要圆了。
张灵江刚走出车站,她就迎上去,捏捏他身上的衣服,“穿这么少,冷不冷啊?”
“不冷,”张灵江笑笑,拉开自己的袖口,“我里面穿着保暖,在车上坐着还热呢。”
张爸爸把行李箱放进后备箱,三人坐上车。
现在的天已经黑尽了,空中还不停飘着雪。
车载空调“呜呜”吹着暖风,带着若隐若现的机油味,熏得人胸口发闷。
“饿不饿?”刘黎变魔术似的,从包里掏出一小包塑料袋,塞进张灵江手里,“先吃着,家里给你热着饭呢。”
塑料袋里装着一个小包子,还有两块没什么骨头的猪蹄肉。食物摸起来还是温的,应该是趁热就放进了包里。
第149章 别和老人说
张爸爸一边开车,一边笑道:“你妈可怕把你饿着了。我说路上就十几分钟,用不着带吃,她就是不听,非要给你拿不行。”
张灵江咬下一口包子,闻言闷笑两声。
包子是韭菜鸡蛋馅的,还包着火腿丁和粉丝,又香又软。食物温热,落入冰冷的肠胃,比什么山珍海味都来的更让人舒坦。
村子离车站有将近二十分钟的车程。
进村的那段路,地面年久失修,走起来到处是坑洼,再加上因为下雪,路面湿滑,让这段路更加难走。
村口的路灯也不知坏了多久,半亮不亮的,垂死发出一点昏黄的光。
张灵江的爷爷奶奶住在半山腰上。说是半山腰,其实那山也就只是一个不大的小土坡,连续爬两个大坡就上去了。
进大门前,刘黎看了看张灵江左手上的戒指,犹豫片刻,还是道:“你和小瑜的事儿……先别和家里的老人说。他们年纪大了,可能受不了这些。”
张灵江动作一顿,深吸了一口气,重新提起微笑:“好。”
爷爷奶奶是两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一见自己的大孙子回来,立刻眉开眼笑地走出门,连外套都没来得及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