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这些年自己为了给女儿治病,也花了不少钱,女儿疯了,也丢了不少脸。仕途不顺说中了,体弱也说中了,若是甩手这烫手山芋,何乐而不为。二老愁眉苦脸掂量许久,终于下了决定。
“仙姑,那就按照您说的做。这孩子以后是福是祸都与我们何家无关了。”
“这样,人我替菩萨给你们带走了,我这给你们留一符,待我们三人离开这家门,你们便把符烧了,化了符,撒正门侧门三下,二人浅抿一口神符水,心存善念,厄运除之。三月之内,老爷必鸿翔鸾起,步步登高。”
“那有劳仙姑了。”
事后,何仙姑带着和元秀跟何来牛这对‘金童玉女’离开了何家。
回到家后,便给二人办了婚礼,然后一年后便生了一个女娃子,便是何知瑶。
这些往事,也是她幼年的时候她奶奶当成睡前的枕边故事讲给她听,哄她睡觉用的,何仙姑确实是一个热爱坑蒙拐骗事业的神婆,她的话有真有假,她做的事也是有真有假,光是给她的弱智儿子骗来一个貌美的媳妇儿这点就让她折服,若没有何仙姑这点本事,她也来不了这世上。
再说说何来牛,也就是她爸。
当时是一个二十五岁的壮年男子,智商却永远停留在五岁,每天要吃要喝要玩还尿床也是本事,何仙姑对这个儿子确实极其疼爱。
据说当年儿子五岁的时候,一场高烧将他的智商永远停留在了五岁,事出有因,当时何仙姑因为外出没来及带儿子就医,这件事是她一辈子最为悔恨的事。
所以,何仙姑应该有很多很多很多的钱,可是她却极为小气,据说这些钱都是给她儿子留的,怕她死后没人照顾她的宝贝儿子。
何仙姑活着真的是很累很累。
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傻子一个疯子生活,简直不是累字可以字面解释的。
身边没有人可以依靠,而她爷爷,她从未见过,家里连一张关于她爷爷的照片都没得,何仙姑从来都是只字不提。
在她出生后,全家人最担心的是就是她会不会因为家族遗传,又疯又傻。
同样担心她的智商问题的,还有她外公,也就是镇长大人,当年真的在何仙姑的预言之下,三个月开始走狗屎运,官越做越大,从镇变成市,市又变成了省……然后,就全家人都搬走了。
何仙姑带着何家小姐走之前跟镇长达成协议,此生不来往,相见是路人。镇长也一直遵守这个诺言,而直到要搬走之前,镇长夫人抵不过思念之情,派了个小厮过来看看她。
那年她五岁,跟她爸一样的智商的年纪。
坐在门口舔着从隔壁小朋友手里抢来棒棒糖,她爸看到了,闹着也要吃,不给就哭,哭的她心烦,狠狠的踹了她爸一脚,谁知他爸也狠狠的回踹了她一脚,这可不得了,她一个五岁的小身子被一个三十岁的壮汉那么一踹,连滚带爬直溜溜的从门岩滚到一米开外,身上全是泥巴,他爸那智商,根本控制不住力道,把她的屁股踹出一个大脚印出来,她顿时疼得眼泪鼻涕都出来了,吃了一嘴巴的泥土,全身脏兮兮的。
手里的棒棒糖也沾了泥,她火冒三丈,整个人蹦起来抓着她爸一顿撕咬,两人就在门口开打起来了。
那个来看望她的小厮看了连连摇头,回去跟镇长夫人说:“这孩子多半是废了,又傻又疯的。”
何家一听,这回算是彻底断了念想,举家搬走,一去不回。
第2章
2
何知瑶确实没辜负众人所谓,遗传了她爹的智商和她娘的美貌,好在没傻没疯,除了学习不好外,其他的都挺机灵的,这还得感谢她奶奶,她在成长的过程中连自己都感叹,自己就是一个另外一个何仙姑。
何元秀跟何来牛结婚以后,病情并没有好一点,只是更加的沉默寡言,对其他人一概不理不问,只跟何来牛亲近,有时候会牵着何来牛的手笑,痴痴傻傻的笑。也许何来牛有点神似教书先生,也许何来牛像何元秀少女时期做过的一个美好的梦。
何来牛对何元秀也是极好,吃饭的时候都懂得给她夹菜,会牵着媳妇的小手去河边看荷花,会抓泥鳅回来指挥何仙姑炖汤给何元秀补身子,何仙姑这个养了他二十多年的亲妈都没有这种殊荣。
年幼的何知瑶一直处于放养的状态,爹不带娘不亲奶奶偶尔小棍子抽打,虽然何元秀是生母,却不与她亲近,她比她那个弱智的爸爸还不如,她爸爸有时候还会抱着她亲亲,给她东西吃,何元秀不会,她浑身散发着阴冷,像一个披着漂亮人皮的魅魔,让她觉得可怕。魅魔,这两个字不该由一个女儿来形容她的母亲。她看她的眼神里除了茫然和呆滞,还有莫名的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