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食姑娘(银子的约定II之三)(75)

「启禀太子殿下,如今边境十万大军在镇北大将军左安阳的率领下,原可一举攻破鞑子,解决此患,然因皇上愚昧失德,陷入敌手,使得大军投鼠忌器,僵持不下。需知鞑子可是向我朝要求了五十万石粮食,且割让边境三州,如此丧权辱国之言岂能答应?长久下去劳民伤财,损害国力,于王朝大大不利,臣斗胆请求殿下有所决断。」

朱得时表情严肃,「什么决断?」

户部尚书向左右看了一眼,果然六部五寺主官全站了出来,其余什么翰林院、钦天监、都察院御史台等等也都有重臣出列。

群臣下跪,齐声言道:「臣等恳请太子殿下继位。」

像是早就料到这种结果,朱得时神色沉稳,语气无波,「但父皇仍在。」

「国不可一日无君,臣等恳请太子殿下继位。」

「父皇并无退位之意……」

「皇位,有德者居之,臣等恳请太子殿下继位!」

朱得时三推皇位,表足了谦让之意这才说道:「诸卿爱国拳拳之心,吾甚感惶恐,今日为国为民,重责大任实不能避,吾便承王朝之大业,继往开来,驱逐鞑虏!」

有了朱得时这个承诺,于是在百官联合奏请,并由太后见证之下,太子朱得时当天便在奉天殿举行了继位大典,接了过传国玉玺,黄袍加身,百官参拜,口称天子。

「臣等参见陛下!」

朱得时继位后,被掳的朱庆顺势就变成太上皇,而一个没什么影响力的太上皇落入敌手,对于王朝的威胁自然便大大减轻了……

第十二章 尘埃落定诸事圆满(1)

朝中正重新整顿,鞑子却似乎失去了耐性,以往只敢把朱庆的囚车送到张平镇城门外三十里,如今居然直接开进了城门之外半里处,要不是守军及时围挡,说不定他们还会直冲城门。

两军一触即发的气氛下,一名精通中原话的鞑子通译出面,朝着城头叫阵,「里面的人听好了,你们的皇帝在我们手里,你们不给五十万石粮,那就给十万石,日后你们须向我大汗称臣朝贡,并割让边境三州,我们便放了你们的皇帝!」

这个人说话怪腔怪调,但嗓门够大,意思也表达得很清楚,不只守城门的将士听到了,连坐镇中军的左安阳都听得一字不漏,于是他站上了城头,冷眼看着城下的情况。

此次是鞑子的大将领军,朱庆的囚车在最前头,由两个鞑子看守,弯刀还架在他脖子上,后头的鞑子大军看上去约莫有三、四万人左右,算是倾巢而出了。

虽然人数少于己方,不过鞑子一向身强体壮,一个打三个,所以就这般阵容,加上朱庆在手,若真打起来胜算还不知在哪一方。

上回左安阳成亲之日鞑子突袭,靠的是白露巧施妙计用军歌鼓舞士气,才大胜了那战役,这次已没有那样的条件,骤然开战对己方大军并无好处。

可是鞑子所提的条件,十万石粮食虽是拿得出来,但对鞑子称臣纳贡绝无可能,这种丧权辱国的条件可是会在史书上遗臭万年,昏庸如朱庆都不会答应。

左安阳开口道:「若我们不允呢?」

那鞑子通译说道:「若是不允,就宰了你们的皇帝,我们的大军将会杀入你们的城镇,杀光你们的人民,抢走你们所有的粮食,烧毁你们的皇宫!」

此等张狂言语一出,张平镇守军譁然,几乎都要冲出去杀人了,不过左安阳积威甚重,他稍一抬手,躁动的将士便瞬间安静下来。

他清楚且大声地朝着鞑子的方向说道:「我朝新的天子本月初十已继位,改元至德,如今你们抓的只是我朝的太上皇,不必用那些话来威胁我。」

这番话说得轻巧,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要把朱庆当成弃子了。

比起黎民百姓和王朝存续,牺牲一个太上皇算什么?更别说这太上皇还是因为自己傻又固执才送上门被人抓的。

在通译将这番话用鞑子话再说一遍后,譁然的变成鞑子大军一方,而囚车上的朱庆原是面无表情,但在知道自己已不再是皇帝之后,他抬起头,遥遥的望向了京城的方向,脸色终于有了些变化。

过去一辈子的荣耀似乎在他面前重演了一遍,初登帝位的意气风发,沉溺逸乐的畅快恣意,领军亲征的信心满满,到现在缧拽加身的忍辱偷生,他先笑,再哭,最后不发一语,眼中却蒙上一层灰败。

鞑子这方在将领的安抚下终于也安静下来,那通译正要说些什么,一直沉默着的朱庆突然朗声开口了。

「朕在位时昏庸愚味,没为天下百姓做几件好事,后又受奸佞小人蛊惑亲征,使得自己身陷囹圄。左安阳,你回去告诉太子……不,告诉新皇,做皇帝不能像朕这样识人不清,要做一个利国利民的好皇帝。今日落得如此下场,朕并不恨,让王朝大军为了朕再牺牲生命,朕亦不忍,故朕决定不再拖累百姓社稷,就让朕为王朝做最后一件好事吧!」

上一篇:二手妻(出版书)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