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得没错。”姚景安看着长女沉静早慧的目光,想她甫出生就失去亲娘,才会连想法都比其他孩子成熟,也就更加疼惜。
“这世间事莫大于人命,而罪莫大于死刑,杀人者抵法故无恕,施刑失当心则难安,倘若检验不真,死者之冤未雪,生者之冤又成,仇报相循惨何底止,你一定要牢牢记住……”他想补偿睿仙自小丧母的遗憾,便顺了她的意。“由于衙门一直以来都缺少仵作,除了审案,连验尸也都由爹一人包办,若你真的不怕,爹可以把一身的本事都教给你。”
她一脸喜出望外。“谢谢爹!”
“老爷你怎能答应她这种事?”刘氏满脸震惊。“她可是个姑娘家,还是唐家未过门的媳妇,怎么可以学那些仵作验尸呢?万一传到对方耳里,要咱们给一个交代,又该如何是好?”
姚景安倒是不以为意。“睿仙还没进唐家的大门,依然是我的女儿,何况我也不是真的要她当仵作,只是教她一些本事,或许以后会用得上,若唐家真的问起,就说睿仙不过是想帮我这个爹分忧解劳罢了。”
“老爷……”
他摆了下手。“我答应你私下教睿仙便是,知情的也只有咱们自己人,不会传到外头,这样你总该放心了吧。”
刘氏实在是气不过。“老爷就是偏袒这丫头,含珠也是你的亲生女儿,就不能对她好一点……”夫婿向来对长女疼爱有加,反而对自己所生的含珠严厉,这一点最让她感到不服气了。
“够了!”姚景安很想回继室一句,就因为你从来没有疼爱过睿仙,他才想尽力弥补,不过要是说了,夫妻俩又要为此起口角。
刘氏这才不情不愿地闭上嘴巴。
听他们提起和唐家的亲事,睿仙希望现在说还来得及。“女儿有件事一直放在心上,希望爹能够成全。”
“什么事?”姚景安啜了口茶水问。
睿仙深吸了口气。“……女儿想要退婚。”
“退婚?”刘氏险些把杯子给打破了。“你这丫头的胆子真是愈来愈大了,可知这唐家是什么人?岂是你说退婚就退婚的?”
她不疾不徐地解释。“虽然唐家不过是江临府的一个大粮商,但因为唐老爷是淑容娘娘的兄长,咱们还是高攀了,女儿才想要退婚,请爹答应。”
姚景安沉吟一下。“当年指腹为婚是对方主动开的口,就算想要退婚,也不能由咱们来说,会削了人家的面子,何况事关你的幸福,爹也不能这么做,否则怎么对得起你死去的娘?”
“既是高攀,又何来的幸福呢?”睿仙说什么也不想嫁进唐家,再经历一次同样的不幸。
“老爷你千万别答应她,要是咱们主动开口退婚,等于是甩了唐家一记耳光,要知道淑容娘娘抚育过太子,等将来太子登基,不是封为太后,便是太妃,要是惹她一个不高兴,只怕连这小小的七品官都保不住了……”刘氏惊慌地劝说。
听二娘这么说,睿仙才想到自己确实没有为爹想到后续问题,万一真的丢了官,这一家子该怎么办,心口不禁一沉,明白退婚是不可能了。
“……而且一旦退婚,这丫头还嫁得出去吗?又有哪个男人愿意娶她?难不成要她当妾?”刘氏把话说得直白了,就不信老爷会不在乎。
他自然不忍见女儿受委屈。“你二娘说得没错,这可是攸关女子的名节,爹不能答应,再过个几年,你自然就会明白咱们也是为你着想……”
睿仙沮丧地垂下螓首,一言不发。
“爹相信唐家绝不会认为你是高攀而亏待你。”姚景安以为长女只是对于将来要离开这个家而感到有些不安,毕竟还只是个八岁的孩子,会恐惧也是应该的。
“爹……”就算唐家真的亏待自己,他也看不到了,睿仙眼眶泛红,想到十六岁那一年,爹因积劳成疾,突然大吐鲜血,熬不过三天便与世长辞,而她则赶在百日之内嫁进唐家,便是苦难的开端。
刘氏凉凉地数落。“嫁进唐家有什么不好?要是可以换,我还真希望是你妹妹嫁过去当少奶奶。”
“你说的是什么话?”他不满地指责。
“同样都是女儿,老爷你就是太偏袒这丫头了……”刘氏抱怨地说。
睿仙连忙出声制止因自己而起的争执。“爹、二娘,你们别为了女儿争吵,是女儿思虑不周,才会随口说出退婚这等大事,还请原谅。”
“你知道就好。”刘氏悻悻然地说道。
姚景安轻拍一下长女的头。“你不过才八岁,只是个孩子,别学大人杞人忧天的毛病,爹相信你嫁进唐家之后会过得很好。”
“是,爹。”睿仙明白退婚行不通,只能另想法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