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起身走回韩嘉榆身边,小声说:“赵阿姨是不是以为自己现在年纪很小?她一直摆那个姿势,会不会是以为自己在那个很小的年纪,正等谁给她拍照?”
韩嘉榆点头赞同, “很可能是。”
“你能找到照片吗?”时冬暖追问。
韩嘉榆摇头, “不行。相册带到新家,还没来得及电子备份,就被她放火烧了。”
难得有了与赵悦然沟通的突破口,却就此陷入僵局,时冬暖由喜转悲,难免懊恼。
韩嘉榆努力回忆, “但我记得她和我说过的每个照片背后的故事。能让她坚持固定姿势这么久的回忆,一定很重要。我想想,年纪小,剪刀手……会不会是她十三四的那张照片?”
“那时发生了什么事?”
“她曾经是个职业舞者,我记得那年,是她第一次正式登台。”
“第一次登台确实意义重大!”时冬暖拍手, “下台之后她被拍照留念,而等待快门的那一幕,就是她当年等待的后续。是不是因为现在没有人按快门,没有人给她照片,所以她才维持这个姿势,一直在等?”
韩嘉榆试着同赵悦然说话,但赵悦然却不听,只看向时冬暖。
还是时冬暖这名“摄影师”哄她,说照片拍好了,胶片洗出来需要时间,她才没继续执着那个姿势,乖乖地坐在床头等。
低头时注意到时冬暖手中的画册,赵悦然指着问:“这是胶片吗?”
时冬暖忙摆手, “这不是哦!”
赵悦然歪头疑惑, “要时间,有画面。为什么它不是胶片?”
原来,虽然没有反应,但时冬暖方才作画时的动作,赵悦然确实看在了眼里。
时冬暖把画册递过去,翻开自己刚才画韩嘉榆的那张像,给赵悦然看,对比着问:“你觉得,这是他的照片吗?”
赵悦然低头看着那画像,又抬头看韩嘉榆,对比着特征,点头, “是。”
“那我现在就洗胶片。”时冬暖试着问, “你能不能先吃个午饭,等我一下?”
赵悦然竟点头同意了!
一周来首次进食,护工特地端来清淡的粥食,避免伤了病人的肠胃。
赵悦然主动捏着勺子,虽慢但乖巧地饮粥,看得围观的看护都止不住热泪盈眶。
突破性进展的苗头必须要精心呵护,所以,一定要让赵悦然看到她想看的照片。
趁赵悦然吃饭,时冬暖忙对韩嘉榆说:
“你记不记得这张照片的画面?描述给我,我现在画出来!”
第51章
压腿,踩胯,开肩,折腰。
绷脚,踢腿,劈叉,马步。
无音乐伴奏,对着镜子枯燥地数拍子,机械地重复着舞蹈动作。
或听着音乐,一遍又一遍,直到背景乐器细微的变化都能被准确预判,直到一举一动都完美融合进重复了千百遍的乐声中。
从基本到进阶,这条路少女走了三年。
练功很苦,但对她来说,一切都值得。
领着入门的老师夸奖她为天才,只花了这些时间,就习得足以参与职业表演的能力。
这句话是吊在她眼前的胡萝卜,支撑着她忍受苦痛,只为点亮灰暗人生中的第一束光。
第一次登台,她跳了一支《惊鸿》。
一如这支舞的名字,所有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她的身上,所有看客的表情都因惊艳而产生变化。
她恣意挥洒青春,她主宰所有人的视线。
她在镁光灯的照射下,汗水泛着钻石般晶莹的光。
她鞠躬谢幕。
她在全场的掌声与喝彩中离场。
她确信,自己的舞姿,会留在一些观众的回忆中挥之不去。
在后台,镇报记者将炮台般厚重的镜头对准少女,要给她拍一张照片作为纪念。
第一次主动面对镜头,她有点局促,不知所措,连直视哪里都需要提示。
在记者的引导下,她学着比了个胜利的手势,听说是从国外传进来的,用手指模仿“V”这个字母,很时髦。
咔嚓。
她的姿势被定格在此刻。
后来发生了什么呢?
赵悦然的思绪飘飘然的,进入第三视角,看着眼前少女被刻画在平面上的永恒一幕:
羞怯又明媚,是少女人生第一次闪光的模样。
赵悦然想起来了——
后来,她的恩师家访,建议她的父母送她去市里的少青营,接受更高级的舞蹈训练。
代价是,开销会是如今恩师友情价的数十倍。
她的父母对视一眼,本因演出成功而喜悦的表情凝固,犹豫许久,还是遗憾道:“算了吧。她弟弟也想学跆拳道。我们家经济条件有限……”
她看向院子里的幼弟,蹲都蹲不住,一屁股坐在地上,很差的肢体协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