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卓还真没想这么快接回儿子,毕竟儿子在山上,也不是无所事事。
人家可是正式的拜师学艺的,学到的本事可都是自己的。
马卓之前也操心儿子,他清楚马小良聪慧是聪慧,就是太懒了。
还不就是仗着家里的长辈宠着,他要是再不严厉点。
这小子怕是能上天!
就算捅个窟窿出来,别说他阿翁阿婆了,就是他哥,都要出来护着他。
马卓当初那个愁啊,原本以为长子与幼子年纪差的比较大。
要是关系相处不好的话,可该怎么办。
谁曾想,关系不好那是不可能的,马小良这骗死人不偿命的小嘴,骗的他哥对他是掏心掏肺。
这不,现在外出游历呢,还不忘记写信回家问问弟弟的事。
简直堪比被灌了迷魂汤!
偏偏还是他长子对幼子好,他能说啥,这不孝子都不知道关心一下他们的老父亲!
马卓懒得回信,还是王氏给儿子写信。
马朗只觉得他阿耶越来越像小孩子了,他关心弟弟有错吗?
他家弟弟还这么小,离开父母,在山上,说不定会害怕呢。
哦,确实不大可能……
他弟弟可是当初独自面对拐子,甚至主动出击的人。
害怕是不可能害怕的,这小子有点傻大胆。
不好,更担心了。
就这傻小子,得罪人可能都不知道。
不过他师傅厉害,应该也不至于被人欺负。
被他家老父亲和亲哥担心的马小良,正愉快的天天换着炒菜吃。
这大厨自从发现了炒菜的妙处,甚至让人给厨房的窗户扩大了一圈。
炒菜的炉灶,也是靠近窗户的。
不然炒菜太呛人了,艰难的很。
但炒出来的菜,真的是太好吃了。
特别是做蔬菜,不会因为煮的太久发黄等问题。
连他们殿下,都变得爱吃蔬菜了呢。
对于这一点发现,大厨就特别的开心。
啥食物都爱吃,才能长的壮实。
这不是他胡说的,瞧瞧马家的小郎君就知道了,除了有毒的不吃,就没见过这幼崽不吃的食物。
就是路边蹦跶的蚂蚱,这小孩儿都好奇的问一句,能吃吗?
惊的他师傅,扛起这小子就跑。
深怕他真好奇心起来了,非要尝尝看。
大厨没敢说,这蚂蚱是能吃的,到了饥荒的年代,这蚂蚱可是能救命的。
不过上层的人,是不会吃那玩意的,也瞧不起它。
马小良很无辜,他师傅这么大个人了,还会怕蚂蚱的,简直难以理解。
胆子这么小的吗?
“阿焕你说是吧,我师傅胆子太小了。”马小良也没其他人可以吐槽,自然是拉着阿焕说个不停。
“对!胆小。”阿焕点点头,觉得这师傅不靠谱。
要不给阿良换个师傅吧?
“换个师傅?那还是算了,我都习惯了师傅了。”马小良一听,就疯狂摇头。
他也不是那种不识好歹的人,知道师傅对他贼好,这叛出师门的事,咱可是正经人,绝对不做的。
马小良赶紧教育阿焕,咱要从一而终的,怎么能中途换师傅呢。
阿焕一脸可惜的点点头,还是有些遗憾的。
马小良让阿焕以后不要提起,不然他怕他师傅气死。
一下出来两个逆徒,不气的升天才怪了。
没错,阿焕小朋友也是道士的徒儿,算起来是马小良的师姐(师兄)。
他要换师傅,还真的可以。
不过马小良没那样的胆子,所以这事成不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老道士总觉得自家小弟子有点怪。
但又说不上来哪里怪。
算了,幼崽的心思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他自需要明白一点,幼崽悄无声息,那肯定是在作妖!
偏偏他又没有这小子作妖的证据,真的是抓心挠肺。
老道哪里知道,他小徒弟没作妖,这被迫收下的殿下才是无声无息作妖的那个。
俗话说的好,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马小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一时没想起来,直到岛上的桂花开了。
他才想起来,他在山下过的一个个节日,在岛上一个都没过到!
简直损失惨重!
每一个节日,都代表了一种特色美食!
甚至他今年连粽子都没吃到?!
对一个吃货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赶紧找师傅算算,接下来还有什么节日!
他一个都不想错过!
老道士见徒儿如此认真的找他,不禁疑惑的问道,“怎么,今天这么主动想要读书吗?”
“没有,师傅,师傅,接下来还有什么节日!”马小良抓着师傅询问道。
“节日?”老道士懵圈,不过还是说了,“我记得没错的话,应该快要到中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