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皇帝驾崩以后,司马焕就被拖住了,这孤儿寡母的。
他就是想跑,那也跑不掉。
最让人无语的,竟然还有人想趁着这个机会造反。
直接被面无表情的司马焕全给剁了,他们这才发现,那个不曾被人注意过,司马睿的第五子,居然是如此危险的人物!
谁能想到,这个被先帝善待的弟弟,在他过世以后,以一己之力,干掉了好几股的势力。
保住了在建康城内的孤儿寡母,让司马衍安安稳稳的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第119章
皇帝驾崩后,大晋朝不可避免的乱了套。
会稽郡早有准备,加上经济上比较的稳定,所以并没有发生什么问题。
其他地方就不好说了,各种的人,为了占更大的地盘,发动战争。
对于他们来说,一些伤亡根本算不上什么。
然后桃源县城外,就多了不少的难民,来自各地的难民齐聚县城外面。
马小良没想到,过去几年的时间,又一次遇上这样的难民群。
并且这一次的规模,竟比之前还要大。
看到那么多衣衫褴褛的百姓,马小良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让人开粮仓,起过煮粥,做馒头。”马小良知道,现在要是不让这些难民吃饱了,迟早要变成祸事。
因为人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没办法区分,只能先按照老弱病残的次序进入桃源县。
好在有过几次的经验,桃源县的人基本上都是不慌不忙的。
不听话的,杀无赦!
少有人真的敢找事的,毕竟桃源县四个方位,都是有军营的,每个军营都超过两千人。
没错,这就是马卓让他弟弟们调派过去的人,基本都是军营里挑选出来的精锐。
对付手无寸铁的难民,根本不在话下。
看到那些冰冷的武器,难民是不敢动弹,在每个人领到一碗粥,和一个玉米面馒头以后,就更老实了。
半天的时间,上年纪的,还有妇孺们,就排队进入到了外城。
一批新建起来,还没来得及装修的居民区,就先派上了用处。
明明快十二月底了,还有源源不断的难民到达。
这还是距离会稽郡比较近的,又知道世外桃源的消息。
才能摸索的来到桃源县,其他更多的,马小良都无法想象。
但不管来多少的难民,他们都会收下。
总不能看着他们去死吧?
这都是大晋朝无辜的百姓,他们做错了什么?
以前是无法温饱,现在则是背井离乡,随时殒命在路上。
马小良便令人安排下去,往桃源县附近的官道寻找,看是不是还有难民。
若是有,直接拉回来。
为此马小良安排了十几头牛拉车,所幸最近的天气不错,没有下雪。
桃源县外头的百姓,也陆陆续续的住了进去。
唯一麻烦的是,住的条件不是太好,万一遇上下雪就麻烦了。
没有下雪,下雨也是很糟心的。
管理百姓的衙门就忙碌起来,那些个小吏,平时都是管一些小事的。
不过因为在桃源县的待遇很好,他们做的非常开心,即便是看城门都行。
只是城门不是他们这些小吏看的,那都是军队看守,特别是到了这个时候。
就怕一些恶人,伪装成难民进来。
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内城已经不对外开放了。
除非是拥有桃源县居民证的人,否则根本无法进入内城。
也有人嘀咕,这也太差别待遇了。
但这样的人往往被记住,然后悄悄的就不见了踪影。
这些人基本都是被秘密逮捕,审问后,确定是否是别处派来的探子。
很多人消失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那些空出来的房子,很快也分给了真正需要的人。
“做的不错。”马小良对身边的助理很满意,他们的行动力不错,速度也很快。
“多谢公子的夸奖。”助理们都很开心,这可是他们跟在马小良的身边以后,遇上的第一件大事。
内城主要成员,每一个都忙成了陀螺。
本来就是年关将至,是最忙碌的时候,还来了这么多的难民。
每天都有百来人,最少也有几十个人,陆陆续续的被拉来。
要不是马小良怕他们饿死,或者冻死在路上,也不可能派出牛车去拉人。
牛车上铺满了稻草,可以稍微的抵御寒冷。
这些人,可能这辈子都没想过,还能有这么一天,坐上牛车。
马小良站在城墙上,看着一张张麻木的脸。
都是被生活,被战争折磨的无辜的百姓。
“也不知道,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结束。”马小良低声说道。
马朗摸了摸弟弟的脑袋,“只要人还有欲望,就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