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同人)我是马文才?!+番外(106)

很快养猪场就挑出了十几头最肥的猪,然后装车上路!

路上或许会清瘦一些,到地方再养几天就好。

马小良口述,然后他家先生,也就是王逸少写下饲料的配方。

其实就是人吃啥猪吃啥,家里有剩菜的,搞在一起煮上一锅,凉一下,就能给猪吃了。

反正这些猪也不挑食,给啥吃啥。

王逸少这次订购猪,主要也是想着,让家里人尝尝,他甚至还抄写了菜谱。

马小良对这个长得好看又年轻的先生,还是很有好感的。

提出了,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卖点调味料给先生。

说起调味料,马小良可就不困了。

王逸少听的都头晕,“这,调味也有大讲究啊。”

“那是自然。”马小良认真的点头,他的人生理念是啥,可不就为了一口吃的。

不然他么这么辛苦的搞出玻璃来?

玻璃的作用是什么?

当然是给一切打下经济基础!

这干啥都要银子,没银子他可就是寸步难行了。

瞧瞧现在他过的小日子,除了一些海鲜,陆地上的食材,隔三差五就能改善一下伙食。

等再过些时候,攒够了功德,胡萝卜会有的,西瓜、南瓜也是会有的。

没有师父和阿焕在,这赚取功德的进度确实是有一点慢。

不过马小良并不着急,就他现在的牙口,吃啥也没多少点滋味。

好不容易长齐的牙,再过不久便要开始脱落换新的了。

第40章 荒唐

马卓对小儿子的关心,一直都在严父和慈父之间来回跳动。

没有办法,谁让他生了个特别聪慧的儿子。

偏偏这小子懒得出奇,根本不往好的方向走。

习武,他天天偷懒,也就练了个基本功。

读书,那就更别提了,有先生王逸少的教导,认识的字是不少了。

王逸少也教孩子一些书中内容的解释,换了上辈子的话,马小良读起这些,或许会有些困难。

经过功德笔的加持,马小良意外的发现,似乎也不是太难的样子。

基本上听一遍就记住了,只是愁人的是这些没有标点符号,看着实在是难受。

而且这个年代吧,大都是手抄书。

他仿佛记得,印刷术是东汉发明的,但普及还是要等到唐朝。

因为一直到唐朝才有雕版印刷术,一直到宋朝,才有了比较方便的活字印刷。

马小良放眼望去,得,还是手抄书吧。

印刷的书籍,迟早会有的。

目前来说,马小良没啥指望。

毕竟这个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先弄好吃喝再谈读书吧。

马小良也不是啥有野心的人,这个时代甚至都不需要参加科举。

这当官的,只能是士族。

严苛的阶级划分,根本不给普通人一点机会。

可以说,士族出身就是一切,不需要努力也一样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

走马上任当官,只是好坏参差,就不好说了。

不是所有人,都是爱民如子的。

这也是马太守愁人的地方,他就怕小儿子走了歪路。

他们老马家一直以来,都是努力维护会稽郡的安宁。

毕竟是他们的老家,多少代的传承。

还就真没出过败家子,以他们家宠孩子的程度,马卓十分怀疑,他幼崽说不定真成第一个。

但,小儿子这么可爱,他总是不忍心真的严厉管教。

现在好了,眼看着新来的先生,似乎也不太能约束幼崽。

王逸少是完全不能理解马太守这老父亲的内心,在他看来,马小良已经是非常的乖巧。

最多对于吃比较的执着,这在士族当中,也不算是什么大事。

比起马小良顽劣的多的孩子,那都多了去了,他将来要是有一个像马小良这么乖的。

估计都要谢天谢地了,完全无法同马太守产生共鸣。

别说新来的王逸少难以苟同,就是家中的老人也无法理解。

在马老太爷的眼中,小孙儿简直比这个长子都要来得贴心。

谁能像小孙孙这般,有点好吃的,就会孝敬的送到老人面前。

其实真不能怪马太守担心,他不光对小儿子看的紧,对长子也是一样的。

主打一个一碗水端平!

只是长子不是游学就是在书院里读书,少有回家。

这在跟前的,可不就剩下小儿子了嘛。

但凡要再生一个,哦,这把年纪也不必了。

无论是王氏还是阮氏,都差不多四十了,最年轻的柳氏,也已经三十出头。

对颜色最好的柳氏,马太守也从未表现出特别的喜爱。

他本就不算好-色之人,也不许长子在成婚前房里有人。

好在马朗对此兴趣不大,习武读书已经消耗了他大半的精力。

茶叶蛋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