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依然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
“灵渠——最开始是为了军航而诞生,当时由于水路不畅,致使军需供给无法供应满足军队所需,为此秦始皇修建灵渠。
在秦军出兵征战的过程中,灵渠肩负起的运输粮食等军用物质,保障了秦军战争的后顾无忧,消除了一切身后危险顾虑,其为统一全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它的作用当然不只于此,任何水利工程一旦诞生后,就能孕育万物。
它在秦朝发挥着巨大的军事和民用作用,在后来的朝代中影响深远,唐朝为它增加陡门18座,宋代为它增加陡门36座,到了元明清又多次维修。
时至今日,它成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成为华夏史册里一颗“璀璨的水利明珠”,耀辉于世界水利之巅。”
“可以说,秦朝这三大水利工程,每一个都造福千千万万的百姓,对华夏大地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哪怕在今天,修建水利工程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可是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秦朝就以一己之力完成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三,而郑国渠和灵渠更是在秦始皇时期修筑出来的。”
“真的,每每看见秦始皇时期取得的成就,就愈加明白为什么说大秦是他一个人的大秦。”
“当时的人可以骂他是暴君,骂他不顾惜民力,可是后来每一个受益者又有什么资格骂他呢?”说起这个,李一又想到隋炀帝,真的就是登月碰瓷,碰到就是赚到是吧。
谁家打个高丽,修个运河就完蛋的,就你家呗,反正我秦始皇陛下没有emmm。】
谁也不知道李一的情绪转变之快,很多人都羞愧,也有人强调:“这是以史为鉴。”
撒,到底是什么的谁知道呢?反正也没人在乎他们的想法。
第317章
【“秦始皇的性格其实称得上多疑,但是想到他的一生,每每都是被最重要的人舍弃、背刺,也就完全可以理解。可是出乎预料的是,他却能克服他多疑的性格,无论是对把几十万大军交到王翦手里,还有对蒙恬蒙毅这对兄弟的重用,一个在边关手握大权,一个成为他的近臣,负责他的安危;还有李斯赵高等。”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人本来是很难克制自己人性上的缺陷的,但是他却可以克服本能,真正做到这一点。”
“可他是始皇帝,所以又让人觉得很理所当然。”
“因为他是秦始皇,所以没什么做不到。因为他是秦始皇,所以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
“与此同时,他也有着明主雄主的果决果断,能放得下身段,能从谏如流。”
“比如李斯,当秦始皇被欺骗时,一开始是愤怒的想要驱赶六国客卿,但是看来李斯的《谏逐客书》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改变主意,而李斯也加官进爵越来越被看重;
比如说王翦,王翦因为担心功高盖主,于是回避,不愿出征,秦始皇就放下身段,亲自上门道歉,请他出兵,满足他一切要求,又让我们看见秦始皇另一方面。”
“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李一忍不住笑了出来,“这谁能忍得住啊。”
“王翦看见了他的诚意和决心,也被打动,于是终于领兵出征,为其拿下胜利。”
“在秦始皇一朝,功臣不要自己不违法犯罪,根本不会有什么鸟尽弓藏,王翦也是足以功高震主的大将了,可是他自然终老,他的儿子孙子都得到重用。”
“还有李斯,那真的是满门荣耀了。当然,这个最后被他自己毁了。”
“终日打鸟被鸟逐啊。”】
李斯羞愧带垂下头,他精明了一辈子,到头来把自己送上死路,还有陛下......他有负陛下,他有愧。
【“似李斯赵高这样野心勃勃的人,只要有才,他也敢用,事实上在他活着的时候,他们也确实都是尽心办事的,哪里有什么念头呢。”可秦始皇毕竟是人,只要是人,就会死......
李一无声叹了口气,“他大概就是所有渴望明主的人才最喜欢的那种君王了。”
“当然,秦始皇也不是完美的,就如新生的秦朝,有着种种待克服的弊端,他也是自负的,否则也不会出现意外,让胡亥上位,导致秦国二世而亡。”
“但我一定要说,他实在算不上残暴!”
“都说秦始皇暴虐,可是相比后世喜欢斩草除根的做法,他不但善待六国贵族,为他们修建了六国宫室居住,对六国遗民没有大肆屠杀,哪怕没有立刻就对他们和老秦人一样,可是也足够了吧。”
“说他焚书坑儒,可是他坑杀的欺骗他的方士,而且仅仅四百多人,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从未提起过“坑儒”二字,要是真的有,照司马迁的性格怎么可能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