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邦把她当做刀时,她也借此飞快的成长并且摄取应得的报酬。”李一叹息道:“再往前数年,吕雉还是一个在战乱中几乎被舍弃的阶下囚啊。”
“是不是很难相信,几年的时间让人可以有如此大的变化,可这确实是事实。”
李一吐槽道:“但完全可以理解,碰上刘邦这个屑男人,吕雉能活着是她的幸运,能活着当上皇后更是她应得的,也绝不会放弃的,毕竟她为此付出的已经太多太多了。”】
吕雉平静的想,是,她因为他刘季所受到的苦难,那些日子的担心受怕,这一切,她以刘季的妻子身份接受了,那么,她就要获得相应的回报。
这大汉,也有其中一份是她的!
【“当然,成为太后的吕雉才是真正的手握大权,执掌生死,哪怕是废立皇帝也不过是言语之间。”李一眼睛放光,“谁不想成为这样一语可定天下的人啊!”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男膝嘎嘎嘎,那日子不要太美好。”】
对此,女帝点了个赞,吕后表示加一。
【“公元前195年,汉惠帝刘盈即位,吕雉被尊为皇太后,成为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也是她执掌的开始。
此时,朝政大权并不是在刘盈手里,准确来说,是母子共掌朝政。”
“如果不出意外,这也就是又一对“宣太后赢小米”,可惜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命运最玩弄人的地方就在于此。”】
吕雉凝视着天幕,意外先到了啊。
她一直知道老天爷是不眷顾她的,可是她仍然不知道,它还要玩弄她到何等地步。
她闭了闭眼睛,是刘盈那孩子出了什么问题是吗?
能对太后造成冲击的,除了皇帝又还能有谁呢?
正因为她有刘盈,所以她能插手朝政,能临朝摄政,能让满朝文武不那么排斥。
因为刘盈姓刘,她争得再多,最后都是给他的。
所以,也只有刘盈,能给她带来最大的麻烦。
【“谁也没想到已经长成人,那么年轻的刘盈会死得那么早,生前给她娘添堵,死后让他娘背负污点骂名,在给他亲妈找麻烦这件事上,刘盈实在给力。
当然,也正因为刘盈死了,所以吕雉才能先后拥立前少帝与后少帝,两度临朝称制,成为了秦始皇统一后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
“如果此前还有刘盈掣肘,那么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能阻止吕雉做任何事情了。
她终于成为大汉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第281章
【“正因为有吕后,所以汉高祖和汉文帝这中间断代的十几年有了承接,在这个才开国没几年,诸侯王遍地,功臣威望极高,国家破破烂烂的时期,只有吕雉这个高祖皇后才有那个威望那个实力去镇压一切牛鬼蛇神。”
“哪怕世人眼中的她恶毒、残害妃嫔,挑破皇帝兄弟关系、屈杀韩信、开启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破坏刘邦定下的非刘姓不可封王的白马之盟,封王诸吕等等骂名,可是她做出的成就依然为世人所知,历史也给与她最公正的评价。”李一露出应该笑容,“都说评价一个皇帝要看他政绩,同理,评价吕后这般的无冕之皇,也是看功绩。”
“那么吕后统治时期做得好吗?我想大部分都应该是同一个答案,好,很好。
《史记》评价她执政期间“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她极大的肯定。”
“这是最后盖棺定论的答案,而今时今日,人们更是敬佩仰慕心疼她,而于我而言,她更是无一不好。”
“她顾惜民力,于是尊崇黄老之学,奉行无为而治的方针,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因为当时需要的就是修生养息,任何大动作都是给这个破烂的、经历战争苦难的国家增加负担。
她为了国家忍辱负重,当匈奴王近乎调戏的信件到来时,她受到偌大的屈辱,按说主辱臣死,一国太后被如此轻慢,这换谁都忍不了,满朝文武也是愤怒想要出兵。
可是,最后依然是深知国家情况的吕后生生忍下这口气。”
“都说汉武帝太激进,可是百年屈辱怎敢亡?当汉武帝说出‘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雠,春秋大之。’时,谁能忍?
正所谓九世之仇犹可报乎,虽百世可也。
君子报仇,百世都可以,何况十世,何况这才三代!“李一愤愤不平道:“汉朝打匈奴一直是政治正确,刘邦被围,吕雉被辱,几代和亲,这些耻辱才过去多少年,这样的耻辱怎么能不加倍奉还?几代的忍辱辅导和修生养息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