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叹息道:“从古至今许多人总把女性看得很单薄,以为她们只会为男人争风吃醋,生活里只有柴米油盐,是无知是,是浅薄的,把女人和男人当成了两个物种。
直到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的友情现世,人们终于知道,原来女性之间也可以有各式各样复杂的情感,可以“提携玉龙为君死”,也可以“高山流水觅知音”,可以是相爱相杀的政敌,也可以是惺惺相惜的知己。”
“世界上再也没有人比她们了解彼此的野心,彼此的志向,彼此的艰难和强大。”
“当唐玄宗试图抹去上官婉儿这个人,让她的功绩声名消失于历史时,是太平公主执意为她正名。
所以当她刻下的这一篇墓志铭重见天日,人们便知道上官婉儿的功绩,也知道她们之间的情谊,更多人愿意从被掩盖的历史中寻找真相。”
“高山流水会知音,不必言语,她们就已经懂了彼此。
这对盛世双姝唱响了女性友谊的光辉,更让世人见识到封建时代下挣破牢笼而出的女性是何等风采。”
“千年万岁,椒花颂声,颂的是她,何尝不是她们呢?”
她们是谁呢?是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是则天女帝,更是那些岁月里前赴后继的杰出女性们。】
第274章
【李一支着下巴,由衷道:“所以这真的不是我要磕cp啊,是那些糖往我嘴里塞啊,这不磕岂不是对不起这足以传唱千古的友情啊!”所以都磕,给我往死里磕(声嘶力竭.jpg)
发疯完,李一才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嗨,又忘记在老祖宗们面前保持形象了。
不过,她有什么形象吗?
没有?,无所谓啦,没人在意啦(洒洒水.jpg)
“总之,华夏四大才女之一,一代女相上官婉儿,名副其实。”
李一保持热情洋溢的态度道:“帝王将相,将相我们都说过啦,王没有,实权公主倒是好几个,想要当皇帝的公主都有,不过,比起公主们,在皇室当中,还有一个更特殊的群体我更想讲一讲,那就是那些年临朝摄政/身穿龙袍虽然没有皇帝之名但有皇帝之实/皇帝本纪中名列其中的太后们。”
“是滴,当皇帝突发意外,往往撑住场面,把握国家命脉的是皇帝的妻子们/母亲们,然后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临朝摄政的太后。”
“这种例子在历史上非常之多,几乎历朝历代都能看见,但是有的太后做的很好,有的太后最后当了皇帝,当然也有的太后保守得有那么丢丢拉胯。”
“但总而言之,太后这一群体就是古代女性的最高地位成就,也是往往最容易青史留名的政治家。”
“她们自然也是华夏辉煌历史中不可不说的一页。”
“历史上有名的太后有不少个,但是能临朝摄政还留下美名的却极少,很多都会被那些文人骂牝鸡司晨,啧,又要人家能镇场子,又要人家能干教导好皇帝,还要人家把国家治理,最后还要人家完璧归赵,不贪权利,咋滴,你是圣人吗?不然怎么敢这么要求别人的啊???”李一撇嘴,倒不是说一定要太后们篡权,但是就很烦那些自己无能……还瞎BB的腐酸文人,呸,难道他们自己是多高尚的人吗?】
吕雉轻哼一声,大汉也有她一份,她如何不能临朝称制,若无她,大汉指不定和暴秦一般二世而亡了。
刘娥放下一本奏章,听到这些忍不住轻笑一声,世人骂她又如何,如今权掌天下,何等快意,她就是有野心。
宣太后挑眉,将情夫寄来的东西随手一扔,好笑的想,“牝鸡司晨,别的不说,这后世骂人的词汇倒是越来越多。”
太后们表示:爱骂就骂,是妨碍她们掌握大权,生死予夺,还是妨碍她们想怎么快乐就怎么快乐吗?都没有。
李一:吞口水.jpg。
【“先说个名声很好我也很喜欢的太后——东汉邓太后。”
“和熹皇后邓绥,华夏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政治家之一,被史学界誉为“皇后之冠”。”
李一感叹道:“真不容易,居然还有那些臭文人能赞美的太后。”】
“皇后之冠,梓潼,看来后人对你评价甚高啊。”汉和帝心情愉悦的打趣道。
邓绥却反而忧虑道:“陛下要保重身体才是。”通常能太后临朝摄政的情况都是新帝年幼,这也代表汉和帝极有可能早逝,如何能不令人忧心呢。
汉和帝摆手道:“朕的身体自己最清楚,如今知道江山有你便也能放心了。”能青史留名代表邓绥这个太后做得还不错,也代表社稷江山没有出什么状况,尤其邓绥名声还很好,可见也前几位那样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