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492)

作者:饼好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怀民:你猜我睡没睡?

苏轼:那必须是没睡啊!

【“大晚上的兴之所至就去敲小伙伴的门,小伙伴就是睡了都得起来给你开门啊!结果你居然说怀民亦未寝?”李一快被笑死了,“好想问张怀民到底是真没睡还是被叫醒了,这可是被后世无数网友奉为千古谜题。”】

古人们:后代是真的很闲,就这都能成为千古谜题,大为不解.jpg

苏轼摸了摸鼻子,就是想嗨,想拉着小伙伴一起嗨!

张怀民眼神漂移,有点哭笑不得,当时确实是准备睡了,但这不是苏子瞻来了嘛。

【“总之,读苏轼的文章强烈推荐赤壁赋,简直绝了,开头充满仙气,一句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就让你立刻进入状态,老绝了。

然后他们就在船上喝醉作乐,不时高歌,引来客人吹箫相伴,那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随后又通过箫声引出下文,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李一戏谑道:“想当年曹操也称雄一时,如今又在哪里呢?”】

曹操:???艹讨厌没有边界感的后人!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引入现实的苦闷。

连曹操这样的枭雄都不在了,何况我们这些小人物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客人通过感叹历史人物的消失来感叹自身的渺小,苏轼可不这么觉得,他问:为什么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没有消失过,月亮时圆时缺,却始终都没有增减过呢?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从变和不变的角度来讨论事物的变化,最后得出结论: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李一不禁拍手称绝,“读苏轼的文章你真的不得不佩服他的乐观他的胸怀他的通透,正是有着这样的品格和精神,才能照耀千古文人。”】

照耀千古文人,这样高的评价饶是苏轼这般人物都不禁有些熏然。

嗨他觉得自己也没有那么厉害啦哈哈哈。

李白有点吃醋,这苏东坡文章写得不错,可若只是如此,如何配得上这评价。

文人间那股不服输的劲就立刻涌上心头,李白有了“争强斗胜”之心,他觉得他还能写得更好!

【“说起来苏轼好像很喜欢三国这段历史,他很多怀古诗词,尤其是三国时期的写得超级棒!

是的,没错 作为一个大佬,他不仅文章写得很好,他还诗词双绝,无论是诗歌还是词赋都有不少传世名篇,如果你以为他是宋人,只会写宋词那就大错特错!”

“苏轼的诗写得贼溜,贼好的。”】

好说好说。苏轼颇为自得,在文章诗词上他从来不让于人。

不敢说天下第一,但是他家学渊源,从父亲到弟弟都写得一手好文章。

嘿嘿,谁不夸他苏家一门三杰,天幕都拿三曹与他家比!

第260章

【“ 谁没有听过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出自苏轼的诗。

谁没有听过腹有诗书气自华?出自苏轼的诗。

谁没有听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出自苏轼的诗。

谁没有听过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出自苏轼的诗。”

“是不是都是很有名的诗,写得超级棒好吧!今时今日说起西湖的诗大家依然会最先想到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说起早春,就会想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说起庐山,就会想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何?苏轼的诗是不是写的很棒?但是比起他的诗,他的词才是真正的绝世无双。”】

李白点评:“倒也是上乘之作。”但仅以文章和诗歌来看,也担不起那样的盛赞,不知这词要何等绝世才能配上是无双之赞誉。

【李一做了个双手捧心的动作,星星眼道:“如果说李白是诗仙,那么苏轼就是词仙吧?但是词仙没那么好听,大家更喜欢叫他为苏仙!”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