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452)

作者:饼好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麻蛋,这时候外交明明搞的很好啊,连外语人才也不少,正是搞海上丝绸之路的大好时机啊。”李一郁闷了一下,怎么说呢,就和大家一样的想法,很可惜很遗憾。

“永乐时期,共有4个国家的国王先后7次来访,共有来华使节318次。

其中,浡泥国王、苏禄国王和古麻剌朗国王在死后均葬于华夏境内,其陵墓至今犹存,成为中外友好的历史见证,如今更是成为国家重点保护景区。

而这种情况是历朝历代都不曾见过的,也从侧面表明,永乐年间的海外交往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古代中外元首外交的先例。”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虽然虎头蛇尾了。”在这一点上,李一对明清都一视同仁的绝望,前面几个还不错的明朝皇帝没有做的事情,就不要指望后面陷入争权夺利的皇帝能搞。】

朱棣决定回头再加大对郑和的支持,并且解了海禁。

本来海禁不海禁的他其实无所谓,毕竟是老头子立下的政策,看不出什么影响也就无所谓,没想到后续却似乎引发很大的惨剧。

朱棣决定分出一部分精力搞搞这个海上丝绸之路。

毕竟听起来好处是大大的,他还是很缺钱的。

朱元璋揉揉额头,这事他还得再思虑一下,放开海贸又不是一句话,后面还有成堆的问题呢。

李一见针插缝的碎碎念终于让大明皇帝们重视海上贸易还有所谓的西方,嗯,这个是未来的大敌,姑且先记着,毕竟是在海的另一边,太遥远了。

就算想给后人先解决这个大敌,可是,真的很遥远啊,一旦到了大海很多事情就是不可预测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件事能给大明带来多少利益,要不然这一代他们搞,下一代就放弃,那也是白费功夫不是。

一件事只有足够的利益才能驱使人们前赴后继。

【“总之,如果明朝时期开始发展海外贸易,真是不敢想象会多强大。”李一决定整理一份海上丝绸之路和近代史的资料给朱元璋朱棣几个还不错的皇帝。

她一本正经道:“明朝能不能暴富就看这波了啊老铁们。”】

朱棣哭笑不得,天幕又在说奇奇怪怪的话了。

【“李一给大家描述一个搞海外贸易的美好前途,才笑意盈盈道:“他壮年起兵,夺取帝位,是唯一一个以藩王之身造反成功的。

他五征漠北,攻下越南,于武功上成就卓然,历史上能以皇帝之身在狼居胥山下祭告天地,获得武将的最高荣誉“勒石燕然”仅他一人,这是一个奇迹。”

“他修建北京城,疏通大运河,编著《永乐大典》等书籍,于文治上极其出色,甚至缔造了永乐盛世。”

“他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说一不二的帝皇。”

“他是一代永乐大帝,是明太宗朱棣。”】

第231章

【“本期直播到这里就进入尾声啦,回顾明君系列,我们见识黑白莲花的顶尖政治手段,也看过险些翻车却**住的大汉棋圣,我们走过两代开国皇帝的基建之路,也经历了以藩王之身夺取天下的明太宗,他们为青史所称颂,都是华夏皇帝中第一流的皇帝。

“寥寥数语不足以道明他们的伟大,时间带走很多东西,却带不走他们留下的功业。”

“他们皆是一代明君,青史有幸记其名。”

李一认真的道:“多谢几位陛下对华夏的贡献和遗泽。”】

随着李一话音落下,熟悉的光芒再次刷刷亮了起来。

汉文帝放下手上的竹简,抬眸望去,心中几分意动,按照天幕这一路夸夸夸的模样,他们是会有奖励吧?

汉景帝已经让人收拾了棋盘了,下的没劲,倒是这突然来的完结让他侧目,希望能来点能促进民生发展的东西或者提高军队实力的东西。

唐高宗倒是和他的皇后一起在御花园赏花,那风光好不亮丽。

赵匡胤和汉景帝的心思是一样的,发财和变强总要有一样吧。

明成祖表示,看天幕那股给他站台的劲,少了谁的都不会少了他的。

隋文帝没有特别缺什么,哦不是,他缺继承人,现在特别想要天幕那些神奇的丹药,看看能不能给孙子们开开窍。至于被他接过来的小小的李世民,嗯,除非李渊把儿子过继给他,他才会考虑。

说起来也是自家亲戚。杨坚暗想,过继好像也不是不行?

杨坚为这个突发奇想陷入沉思,那个天幕说的那个周世宗柴荣可不就是被过继给郭威的嘛,这么说起来他们的关系和他跟李世民的关系其实也是差不多的嘛。

加上李世民年纪小小的,还真未必养不熟。病急乱投胎的杨坚立刻和他皇后说起来这个想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