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419)

作者:饼好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他通过“输籍法”、“大索貌阅”,整顿户籍,增加人口,增加国家税收,改善经济,尽扫魏晋南北朝以来隐瞒户籍之积弊。”

“从开皇元年全国户口四百多万户,到隋炀帝大业五年已有八百多万户 ,足足翻了一倍,这就是隋文帝留下最大的家底啊。”李一感叹道:“二凤陛下羡慕不是没道理的,看看别人的爹!”】

李世民忍不住咳嗽一声,嗨,倒也不用说的那么明白。

李渊:呵,逆子!

【“还有,隋文帝在洛州等地设立常平仓等官仓,贮存关东运来粮食,建广通渠,便利关中漕运。又于民间设义仓,让百姓捐纳粮食以防凶年。

有传言说隋文帝储存的粮食多到唐太宗时期都在用大抵也就是基于此吧,虽然一听就很扯就是了,但是也证明隋文帝确实是仓鼠属性,真的很会屯粮。”

“此外,为了选拔全国各地人才,隋文帝采取了开科取士的方法,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科举制的起源。

毫无疑问,科举制度诞生是伟大的,对古代底层人民是极具意义的,它打破阶级垄断,使百姓多了一条新的通天路,是具有创新性、建设性的。

但是科举制度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历朝历代不断完善的,很不必归功某一个人。“李一吐槽,那些年为了争夺科举制度功劳,各家粉丝真的打成一团。

可是,每个朝代有自己的特色,哪怕是科举制在每一个朝代的表现都是不一样的,不能一概而论,完全套用,都是改善成符合自己国情。】

科举制。秦始皇汉武帝等人纷纷精神一振,因为天幕此前就给他们送礼物中提到这个制度,确实很有用,但是真正落实下来,问题太多了。

是,造纸术印刷术都有了,但是读书人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起来的,此外考试要考什么呢?

这些通通是大问题,有得争吵。

【李一又继续道:

“在搞内政的同时,隋文帝也不忘对周边各族采取了军事上的防御和政治上的招抚政策,有效地处理了民族矛盾。

由此隋文帝也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

“可以说,隋文帝是全方面是发展国家社会,并且做得很不错。

他统治期间,国势强盛,府库充盈,经济繁荣,人丁大增,缔造开皇之治的盛世。“】

隋文帝露出一个笑容,开皇之治,听起来可真不错。

【“可惜隋文帝好猜忌苛察,容易听信谗言,到了晚年更是滥杀大臣,还废立太子,以至于继任者拉胯,隋朝也很快完蛋。”

说到这个,隋文帝几个儿子真是不咋地,杨广显而易见的不行,那么原太子杨勇怎么样呢?

隋文帝是历史上较为节俭的皇帝,龙袍破了还要补一补再穿,生活上更是抵制铺张浪费,然而作为太子的杨勇却奢侈无度,骄奢淫逸。

古代很多婆婆讨厌丈夫纳妾,对儿子却是另一个标准,巴不得给儿子多几个女人,免得儿子被儿媳妇抢走,当然还有绵延子嗣的理由在,但总之对丈夫和儿子就是两套标准就对了。

但是对爱情要求忠贞唯一的独孤皇后不止如此要求自己的皇帝丈夫,也是如此的要求自己的儿子们的。

而太子杨勇不喜欢太子妃,还好色,有许多妾侍,其中有位云昭训,因姿色娇美,特别得到宠爱,并生下三个儿子,受到的待遇甚至与正室不相上下。

好家伙,这不是在独孤皇后的神经上蹦跶吗?她都不要求儿子也对妻子忠贞,只是要敬重妻子而已,这很难吗?

结果太子还一副要宠妾灭妻的样子,这本来就让独孤皇后相当不满,然后杨勇的正妻元妃没几年就死了,这时候杨勇还让云昭训主持太子宫。

这让独孤伽罗不得不怀疑是杨勇与云昭训合谋害死嫡妻,不但责备杨勇,又派人去暗察。

太子本就容易让皇帝忌惮,而杨勇还得罪他能影响亲爹决定的亲妈,偏偏底下还有个演技帝的弟弟特别会做,杨广知道亲妈的喜好,于是表现和妻子很恩爱。

两相对比,都是自己生的,谁当太子对她有区别吗?于是独孤皇后自然就动了换太子的念头。”

“当然,表面上的原因差不多是这样,但是实际上是太子杨勇的品性被质疑了。

太子是国之储君,未来的天下主宰,必然要品性好啊,而杨勇呢?现在爹妈在头上压着就已经表现成这样子,以后当皇帝没有人能制止他那岂不是要更过分。

皇帝皇后一再说你不能这样,你还要这样,这是想咋地?

隋文帝夫妻看见这样的太子,能不担心自己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