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414)

作者:饼好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在巩固基础,为未来与匈奴作而做准备的同时,他对待匈奴没有大规模地反攻,而是注重的是积极的防御。

在这些反击匈奴的战斗中,也相继涌现了李广、程不识和郅都等一批将领,甚至匈奴人一听李广的名字就感到害怕,称李广为“飞将军”。

这些都是对外战争出现的新变化。”

“诚然景帝还是继续采取和匈奴和亲的政策,对匈奴进行安抚。

但是他又在匈奴的边界地区设立关市,和匈奴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匈奴的骚扰。

事实上如果不是当时生产力不够,市场没有那么大,真的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控制匈奴的。“李一遗憾道,知不知道什么是经济制裁啊!】

汉景帝眼神微闪,这个方法居然真的可行,只是条件不够嘛?生产力和市场……他陷入沉思。

【李一没有继续往下扯,而是带着几分可惜继续道:“景帝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及发展已达到相当的程度,但是想要发展商业仍然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过与之相对的是统治阶级上自景帝,下至郡县官都逐渐重视文教事业的发展。

景帝末年任命文翁为蜀郡太守,文翁开创了郡国官学。

对于思想,景帝也不再严厉禁止其他学派的发展。

当时的西汉初期,朝廷流行的黄老学派,主张无为而治,轻徭薄赋。

而景帝在提倡黄老的同时也让包括儒家学说的其他各派存在、发展,说起来这也为后来董仲舒学说的发展以及被汉武帝的重视采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吕雉若有所思,天幕是赞同思想文化百花齐放啊。

【“文景之治是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治世的时期,是文景之治两代人的努力,才使汉武帝刘彻当时的综合国力空前强大,国库充盈,可以多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迫使匈奴退回漠北,再也无力来侵扰汉朝边境地区的人民。”

“从西汉初年的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到汉武帝继位时期的”太仓有不食之粟,都内有朽贯之钱“,使国家财政再上一个新台阶,使人民富足,社会安定。

而这又是汉高祖、高后及文、景几任帝王的功劳了,他们吸取秦亡的教训,轻徭薄赋,以德化民,使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而经过文景二帝长达四十一年的治理,终于形成了西汉前期的太平盛世,也就是“文景之治”。”

“毫无疑问,是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华夏出现了第一个治世,为汉武帝更进一步拓展大一统局面创造了政治和物质条件。

“所以,哪怕汉景帝在位期间,杀太子刘荣,斩恩师晁错,逼死功臣,可以说是手段狠辣,薄情至极。

可他是偏偏和他爹一起缔造了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留下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

“谁能说他不算一个明君呢?”】

第206章

【“说起来温和显得无害的汉文帝还被后人戏称白莲花呢。”李一调侃道。】

白莲花?不动声色的汉文帝瞬间茫然了,意义是什么?

“莲花高洁忠贞。”张良试图分析一下,但是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味,天幕肯定不是这个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夭。”陶渊明的崇拜者立刻摇头晃脑的吟诵起来。

“不错不错,莲花倒也配得上汉文帝这样的明君。”

“为什么还要强调是白色的莲花?”周瑜纳闷道。

汉景帝觉得天幕说的不算什么好话,肯定又是调侃人的。

【“白莲花和大汉棋圣。”李一自己没忍住笑了出来,“父子俩可真是各有各的性格,很是很不一样啊。”】

汉景帝板起脸,啪嗒一声把手上的棋子扔到棋盘上,干嘛干嘛,还能不能好了。

太子刘彻别过头,闷声偷笑。

汉文帝叹了口气,所以白莲花是什么意思?

【“不过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才是正常的,而且不一样的皇帝也能让大家见识不同的历史。”

说道这里,李一嘴角含笑:

“汉文帝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景帝之治,取得了“流民既归,户口亦息”“移风易俗,黎民醇厚”的治绩,也为儿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基础,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父子共同创造华夏第一个盛世,大汉第一个盛世,他们的功绩无可置疑,他们传承一代又一代,他们都是历史上难得的明君。

也许他们有很多的不足,但是这些不足比起他们皇帝生涯中缔造的功绩,又显得太不起眼。

我们当然业幻想过完美无缺的皇帝,可惜历史上能成为好皇帝的往往都各有瑕疵。”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