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们好好教导孩子,观音婢。”什么唐朝大舞台,呸呸,他大唐才不会变成这样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有野心,想当皇帝实在太正常不过了。 ”
“唐中宗去世后,李隆基先是与太平公主联手,灭掉了韦后集团,同时李隆基杀掉了上官婉儿。
但是不久之后,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之间也展开了权力斗争,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不可协调,于是李隆基又杀掉了他的姑姑太平公主。
我不评价他上位的方式和为了夺取权势做的事情,毕竟就如同我所说的,只要是好皇帝,那么无论你是杀父还是弑兄,百姓不在乎,后人也不在乎。
呵,何况这还是唐朝的特色。“李一说了句冷话。
“而既然已经进入权利这场游戏中,那么无论谁死其实都在正常不过,哪怕是当事人,也早就该有此心里准备,不是吗?” 】
太平公主一点点的抿起嘴巴,她会权倾朝野,会为了权势和兄弟侄子相争斗,最后输了,也死了,是这样啊……
她瞬间想起自己的母亲,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
不只是女人,而是皇帝。
她会变成像她的母亲那样的人吗?
她的母亲,哪怕和儿子反目,抢走儿子的帝位,哪怕天下人都骂她,也要成为皇帝。
母亲是什么样的人呢?我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会变成母亲那样吗?我能做到吗?
她想起父兄,他们都对她很好。
可是,他们也对母亲很好啊。
可是,谁也不能理解母亲为什么放着尊贵的太后不当,要成为皇帝。
哪怕是太后,也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了,不是吗?和她现在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太平公主在惊惧愤怒之后,却陷入迷惘。
她曾经也想过,不得而解,后来就没有再想。
因为不论坐在帝位上的是谁,她都是尊贵的公主,她的亲人都很喜爱她。
她的地位一直很稳固。
可是,后来她却死了。
如果武则天知道她的想法,会告诉她,当然不一样,哪怕是太后,也不过是依附皇帝的存在,太后的权利和荣耀都来自皇帝。
唯有成为皇帝,她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所以,哪怕不惜一切手段代价,是的,哪怕挡在她面前的是她十月怀胎的儿子,她也要一脚踢开。
她先是她自己,然后才是他的母亲。
如果成全她的孩子,谁来成全她。
她爱他,就要成全他的话。
为什么她的儿子不能成全自己的母亲呢,难道他不爱她吗?
如果他不爱她,她为什么要爱他?
已见识到最广阔的天地,如何能容忍自己再缩回狭小的宫帷中。
所以,谁挡她,她就杀谁。
是,权利就是这么残酷。
武则天只是轻轻的把手搁在扶手上,叹息道:“没想到居然是三郎成为了皇帝啊。”大唐复辟之后最有名气,最有作为的皇帝。
武则天似乎在回忆她印象中的那个孩子,然后轻声道:“是个聪明有勇气的孩子。”她仿佛没有听见爱女之死,仿佛没有听见心腹之死,仿佛没有听见大唐在盛世之后转眼破碎。
她不紧不慢道:“把他带来见我。”
于是有人立刻领命下去。
无论未来的李隆基如何了不起,又如何折腾,眼下也不过是一个孩子,武则天还不至于为此大动干戈,没必要。
不过是板上的鱼,该怎么处置另说,反正是跑不掉。
武则天更思考的是另一件事,她的女儿,终于也品味到权利的美味了吗?
那个孩子,一直是天真浪漫的,毫不夸张的说,是真正的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她自己走上这条路,却并不强求她的女儿也走这样的路。
如果她一直是这样的,她有能力让她的女儿一辈子无忧无虑。以后无论谁继承皇位,也会善待她这位无害的公主。
但是既然她想争,那么她这个做母亲的,也自然愿意为她铺路。
可是,问题在于,她并没有在那个孩子身上看见决心。
哪怕她强硬的把她推出来,等她死后,她也很快就会被推倒。
这是一条不归路,在路上,也许丈夫孩子,兄弟姐妹,通通都要抛弃。
太平,你想清楚了吗?
第176章
【“而在成为皇帝之后的一二十年里,他也确确实实是一个有作为的明君,这由唐诗的发展就可以窥见一斑。”
“唐诗是自大唐掀起的新诗体,在后世极受欢迎,它分为初唐、盛唐、晚唐时期。
而盛唐就是从开元元年开始的,这一时期唐诗发展到繁荣的顶峰。
而盛唐的诗词整体是蓬勃向上的,充满浪漫主义的诗风,其中以诗仙李白为代表,极具特色,代表作无数,堪称历史上最闪耀的诗人之一,是大唐的顶流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