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这话在理。嬴稷捏了捏小嬴政的手手,小嬴政以为祖祖在和他玩,笑得可开心了。
嬴稷含笑道:“为了你,祖祖也的努力一下。”
“祖祖。”小嬴政高高兴兴的做个复读机。
【“人屠、杀神。白起身上的名号是一个比一个凶,这样一位凶主在历史上得到这样的结果,实在令人叹息。”
“当然,将相失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要不然人家廉颇和蔺相如能成为青史佳话呢。
当初廉颇由于蔺相如位居其上,心怀不满。后来明白蔺相如的苦心后,身背荆条上门请罪,两人结成了生死之交,由此有了负荆请罪这个词语。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做人要“知耻近乎勇。耻之于人大也,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人犯错在所难免,犯了错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有知错、认错、改错的勇气和决心。
希望白起和范雎能携手一起辅佐秦昭襄王,建立强大美丽秦国吧。“】
范雎眉眼一跳,还好他认罪的快,就知道少不了他这一点破事。
白起拧眉,廉颇负荆请罪那是他自己小肚鸡肠,和他姓范的那是那家伙见不得人好。
哼,那家伙难不成要给他也来个负荆请罪。
范雎:那不至于……
他脑子一转,下一秒端起茶杯,敬了白起,“我以茶代酒,向武安君赔个不是。”他没说什么原不原谅的事情,真的说出来反倒逼着白起原谅他。
白起接过杯子,碰了下嘴唇,不是很想原谅,但是……连大王那边都翻篇了,一个范雎还要赶尽杀绝不成。
秦国少不了他,难道就能少了应侯吗?左右他也没有死。
在战场上煞气冲天的杀神,此刻又沉稳进退有度。
白起向来不是傻子,只是愿不愿意退步罢了。
从前不愿,而今却退了。
他,还想再看看秦国,最后会变得怎么样。
【“他是千古无二的名将,是杀戮无数,令神魔畏惧的人屠。
世人称他为杀神,他封号武安,为秦国打下大片的领土,为大秦统一天下扫平不少障碍。
他满身傲骨,他功勋卓著,他军事才华无双,他每战必胜,从无败绩,一生指挥多场大战,为秦国立功无数。
他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作为作战指导思想,并在先秦战争史上创造最多、最大而又最典型的歼灭战战例,是歼灭战的代表人物,管理员称赞:“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他是武庙十哲之一。
六朝以后,道教将他纳入神鬼谱系,到元末明初时入列仙班,他成为神将。
他死时,秦人“以白起死非其罪,无不怜之,深表怀念”,并纷纷在咸阳立祠庙祭祀。”
“他的强大令人震撼,他的杀戮令人恐惧。
他是神,也是魔。
他的一生赞美与诋毁同样多,他生前死后都争议不断。
这就是武安君白起。“】
白起略过奇奇怪怪的神将之说,哪怕其他人看起来都很是艳羡,但是……就很奇怪。
还是道教的……嗯,他还以为想他这样的不下地府就:不错了,居然还是被封为神将,奇怪的体验。
最后的评价,怎么说呢,满意也不满意。
但是,好像也没什么所谓。
打他不在意名声,大开杀戒时就已经不在意世人的目光和评价了。
毕竟真的要在意,他早就活不下去了。
生前都不在意的,死后也就更无所谓了。
第159章
【“秦昭襄王曾经试图将战国结束在他那一代,遗憾的是他的争霸之路最后还是半途而废了,但是他还是给后人清扫了许多障碍,进一步削弱六国。
大秦的统一之路并非一蹴而成的,而是一代代秦王们的努力,最后酝酿出来的成果,是所有秦王共同铸就了王座,才有了秦始皇一扫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大分裂,将华夏这片近乎要分裂的大地重新链接起来。”
“在秦始皇的统一之路上,有一个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李斯。”
“李斯是荀子的弟子,他曾经在吕不韦做过客卿,按说以始皇帝和吕不韦之间复杂的关系,李斯是很难混成始皇帝的心腹的,但他偏偏从一介小吏一步步的成为大秦丞相,堪称励志剧了。
诚然,这是李斯学识才华的体现,也是因为他手段足够,懂得人心。”
“必须要说的是,李斯的政治倾向一定是和始皇帝一样的。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想始皇帝之所想,成为陛下手中的一柄利剑,指向帝王所想之方向。“】
李斯心中复杂万分,其实愧疚居多。
葬送大秦的赵高和十八子胡亥,都已经下场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