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死后,张世杰还想侍奉杨太后寻求赵氏的后代而立位,再图后举。
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赵昺的死讯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
那个时候,天气很不好,也许连上天都为这样的悲壮而哭了吧。
当时将士劝张世杰登岸,张世杰说了句:“不必了。”然后登上柁楼,露香祝道:“我为赵氏,能做的事都做尽了,一君亡,又立一君,现在又亡。
我还没有死的原因是希望敌兵退,再另立赵氏以存祀啊。现在到了这个地步,岂非天意啊!”
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中溺卒于平章山下。
他没有和小皇帝帝一起葬身海底,可是,他们都身在华夏大地,死在哪里不能重逢呢?”
“宋末三杰,每一个都无愧于国,都尽忠而死。他们欣然赴死,给这个国家留下最后的尊严和刚烈。
也许很多人都投降了,选择了荣华富贵,选择了生命,可是不是所有人都那么“识时务”,也有很多人和他们一样,为国赴死,无怨无悔。”
“有人说宋朝是雪乡二圣,是完颜构,觉得宋朝就是烂就是没救了。
可是宋朝也是岳飞,是宋末三杰,是甘愿殉国的十万军民。”
“我怒其不为,恨其不争,可也哀其不幸。
敌人固然强大,可是扪心自问,真的没有抵抗之力吗?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
“宋朝的历代皇帝,你们真的要辜负这些殉国的臣民吗?
他们那么好,把一颗颗炙热的心捧在你们面前啊,真的能无视吗?“】
赵匡胤闭上眼睛,可脸庞却有泪水滑落,一滴一滴,他双手捂住脸,可是身体仍然不住的颤抖。
“不会。”他带着鼻音的声音满是坚定,“这一次,一定不会。”
他以大宋开国皇帝的身份发誓。
第118章
【“对宋朝,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啦,希望他们能争气点,说回鹏举。
嘤嘤嘤,我真的是为他哭死了。”
“他连死脑筋,宁死不反的那股劲都让人怜爱,我如何能怪他呢?
他的教育环境如此,他不愿意分裂国家,不愿再内乱,一心为国,这些本就是优秀的品质,如何能到头来还怪他愚忠呢?”
“他离家从军前,他的母亲在他后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个字,而岳飞一生都在践行这四个人,他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
他一生三次从军,诗词北伐,反对和谈,挺近中原;他爱惜士兵,爱护百姓,无论何时,都不忘记本心,收复山河,不仅仅是为了地盘,也是为了拯救沦陷的百姓。”
“他被下狱,多少人奋不顾身为他请命辩解,最后遭到株连,可即便是这样,他死时,依然有狱卒冒险将他的遗体背出杭州城,埋在钱塘门外九曲丛祠旁。
那个狱卒叫做隗顺,隗顺临终前,又将这件事告知他儿子,他们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岳飞的冤屈大白天下,隗顺之子才告知宋廷其父安葬岳飞之前情,宋廷才将岳飞以礼改葬在西湖栖霞岭。”
“哪怕一个狱卒,他不懂什么大道理,可是他也知道,岳飞是个为国家战斗的英雄,他不能眼睁睁的的看着这样的英雄的遗体被糟蹋,哪怕再危险,也要安葬好岳飞的遗体。
岳飞所保护的百姓,没有辜负他。
至宋孝宗登基,便为岳飞平凡,往后数代帝王都为其加封追赠,虽然斯人已逝,做这些都没有用了,但是至少还了岳飞一个清白,也让后来者知道,英雄终究不会永远被沉默,世间自有公道在。”
“总有人以为权势可以一手遮天,可是老百姓并不是眼瞎的,他们知道谁是真正为他们做事的人,谁是英雄谁是人渣。
百年千年,人们依然歌颂着岳飞之名,一遍又一遍的说着岳飞的故事。
据记载,仅宋、元、明、清四朝颂咏岳飞的诗词,就至少有2400多篇。“】
站在牢狱门口的岳飞一只手遮了遮阳光,大抵是日光太盛,以至于他这样铁骨铮铮的汉子都红了眼眶,他站在那里,久久没有说话。
许久,他才放下手背,看着面前乌泱泱的一片人。
在他面前站着的是百官和无数百姓,他们都是在迎接岳飞出来的。
岳飞轻声道:“让诸位见笑了。”
“岳将军哪里的话。”
“朝廷还等着将军主持大局呢。”
岳飞摇摇头,“陛下既然病重,那便按规定就是,岳某一个粗人,哪里懂什么朝政,只盼着能再次北伐,重整山河。”
岳飞其实不是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天幕直播以来,赵宋皇帝的威望越来越低,而如今的岳飞是如日中天,天幕对他的喜爱又是如此的明显,也许有些人就盼望着改朝换代,从龙之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