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赵匡义都愣住了。
【“要说基因这玩意真的存在吧,赵匡义怂蛋,他的后代就没几个有勇气打仗的,而赵匡胤一脉却还是有几分骨气的。”】
赵匡胤疲惫的摇头,骨气,呵呵希望吧。
现在他赵匡胤只觉得人生无欲无求了,离被气死也就半步之遥吧。
呵呵,这些所谓的大宋皇帝……皇帝哈哈,简直可笑而令人痛心疾首。
赵匡胤牙齿发抖,他们就是这么糟蹋大宋江山的吗?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说回岳飞,在赵构预备南行“巡幸”时,才25岁的岳飞得知这个消息,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披肝沥胆,向赵构上书劝阻。
然而,他的耿耿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李一冷笑:“当时试图阻止赵构南下的大臣何其多,毕竟不是谁都想当丧家之犬,离开故都的,毕竟又不是没有机会打赢回来。
可是宋高宗不听劝就算了,对着其他大臣一时没办法做什么,逮着岳飞这个当时的小角色出气,我真是hei tu了,有本事对着宗泽他们硬气去啊?
哦,他当然不敢,毕竟宗泽李纲这样的大臣重臣,名望高,关键时刻能保护他,当然不可能拿来出气嘛。 ”
“可怜我们岳飞将军呢,一片丹心天地可鉴。”
“哪怕位卑也要直抒胸臆,哪怕被皇帝弃若敝屣,他的抗金决心并未因此动摇。
南宋建炎元年八月,岳飞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被正多方收揽英才抗金的招抚使张所所破格提拔,可惜不久赵构为了向金人乞和,有意打压朝中的抗金力量。
先是坚决主张抗金的李纲被罢相,继而张所也因从前曾弹劾黄潜善而遭贬谪发配岭南,最终死于贬途。
被张所派去收复卫州等地的王彦、岳飞一军,也因河北西路招抚司的撤销而成为孤军。
后来这支孤军为了突破金军的包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这正是他们的皇帝所造成的。“】
赵构脸色微变,要是按着天幕再这么说下去,他的威望将会受到极大的质疑……
【“岳飞和王彦难以共事,他们曾经就为了突围一事而有分歧,于是岳飞便决定率领部伍南下东京开封府,再次接受宗泽的领导。
当时宗泽已经是抗金人士的中心人物。
宗泽珍惜岳飞的才干,体谅他的爱国之心,原谅了岳飞的违反军纪,也就是指率队离王彦之事,留在营中听候差遣。”
李一突然捂嘴笑道:“突然发现岳将军年轻的时候是真的很,嗯自我一点。
“不过年少不轻狂还要什么时候轻狂呢?”李一微微一笑。】
岳飞脸色微红,以前他行事是鲁莽冲动很多,这不是改了不少了嘛。
李白也赞同道:“可不是,人不轻狂枉少年。”
李世民忍不住笑道:“天幕对喜爱的人确实很包容。”那就是天幕所说的滤镜吧,看喜欢的人怎么看怎么好,就如同他看观音婢似的。
【“在岳将军真正天下闻名之前的小战斗就不多讲了,建炎二年四月以后,岳飞已经升职了。
而此时天气开始炎热,金军撤退,宗泽也准备北伐。
此时的宋金两军已经进行过多番较量,展开剧烈的拉锯战。
彼时宗泽坐镇东京留守司,虽四面受敌,仍从容地调度军队,部署战斗,使金军无力攻下开封。
可以说,没有怂皇帝的拖后腿,大宋不说立刻就能把金军赶走,但是是局势也没有继续恶化,反而一点点好转。”
“这真是石锤了大宋皇帝猪队友了属实吧。”
“皇帝没插手前,战况总是往好的方面发展,皇帝一插手,事态立刻就变得严峻起来。”李一吐槽道:“这个时候我真恨不得能出现个权臣,把皇帝压下去,别没事瞎搞好吧。”
“可惜,不知道为什么,大宋的臣子,都有点过于忠心耿耿的,越是垃圾的皇帝,文臣武将们不是越昏庸就是越衷心。”
“真是奇了怪了,这种时候不是已经是乱世了吗?不应该来个群雄并起吗?大家各自拉起队伍啊?”
“可是没有。”李一望天,“放眼历朝历代的王朝末年,没有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的居然只有大宋。”
“这时候我都忍不住骂一声贼老天了,但凡北宋末年和东汉末年一样,随便出现一个诸侯,都比完颜构有骨气好吧!”
“别看东汉末年乱归乱,可是诸侯们打起蛮夷各个不手软,曹操更抽空远征了一下乌桓,虽然主要目的是袁绍残余势力,但是真的打起来,自然是连乌桓这个敢乱跳的夷族一起收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