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55)

作者:饼好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宋徽宗可不就是这样吗?国难当头就退位给儿子,不想自己留下亡国之君的头衔,我就纳闷了,这时候知道爱惜名声,怎么被抓到了就不知道为了名声着想一头撞死呢?”

李一发自内心的感叹。】

无论哪个时刻的宋徽宗都脸绿了,妖孽胡说八道什么呢?他这是忍辱负重好不好!

李一:谢谢,请别侮辱忍辱负重四个字,把它让给有需要的人吧!

【“宋徽宗是个渣宰,不代表宋钦宗就是个好货色,都是一脉相承的垃圾。”】

宋钦宗绷不住了,他要收拾他爹留下来的烂摊子他也很难的好吧。

人有力尽之时啊,没办法他能怎么办?为什么要这么骂他啊?

【“靖康元年正月初二,金军攻破浚州,防守黄河北岸的宦官梁方平率禁军逃走,南岸士兵见主帅已逃,也纷纷溃散。

初三,金军渡过黄河。

消息报到京城,宋徽宗先行逃往南京。诶,奇怪了,传位给太子的时候不是病的不行了吗?怎么还有力气跑路啊???“李一一脸纳闷道。】

宋徽宗时期的人纷纷掩面,丢人,皇帝这也太丢人了。

【李一哼了一声,才继续道:“宋钦宗预感到京城难守,也有出逃之意,未及起驾,恰被李纲发现,经再三请求,方才退回。”】

赵匡义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这些真的是他的子孙后代吗?他怎么就不信呢?他明明打仗也是很可以的。

【“李纲是抗金英雄,北宋名臣。

宋徽宗即位后,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然后重用李纲抗金。

蔡京童贯是谁也不用在意,反正昏君配奸臣,一贯是绝配。他们就是这样的角色就对了。

奸臣什么样的他们就是什么样,说多了都是浪费我的口水。“李一不屑道。】

宋哲宗冷笑,“昏君奸臣?”他看向赵佶,“看不出来啊十一弟。”

赵佶一个瑟缩,他辩解道:“皇兄,我肯定不会谋反啊。”

宋哲宗呵呵了,谁问你是不是谋反了?就这胆子,说他会谋反宋哲宗自己都不相信。

宋哲宗知道自己的身体不咋地,但是他即便是找宗室继位,他的人选也不是这端王啊。

宋哲宗有些纳闷,心里隐隐有个猜想,但是不好说什么。

他深深叹息,不管如何,他都不能重蹈覆辙。

反正大宋不能交到赵佶手里。

【“当时在李纲的坚持下,宋钦宗才开始倾向于守城,他令各地将官带兵“勤王”。

李纲担负起保卫京师的使命。

尽管如此,可是当晚钦宗还是偷偷准备好逃跑时用的车辆,决意逃离东京。

第二天,李纲在上朝的时候,看到护送皇帝逃跑的禁军已经整好队伍,钦宗正要上车,李纲连忙劝阻,好说歹说才把钦宗说动,不再作出逃打算。

李纲对钦宗左右说:“敢复有言去者斩!”禁军闻命,都拜伏高呼万岁,六军听闻,无不感动落泪。

因为他们的家就在这里,他们怎么会想跑呢?小小的士兵都知道不想跑,想要死守,可高高在上的皇帝却不懂这个理,也是荒缪的可笑。”

李一讽刺一句才继续道:

“李纲做事雷厉风行,在三日之内,指挥军民修楼橹、安炮台、运砖石、设床弩、备火油,进行备战;又把前后左右四军中的前军布置在通津门外的通丰仓,后军守在朝阳门外的樊家冈,左右两军和中军留在城内,当作援军,作好了守城部署。

在金军攻城之后,两次阻止金军的攻势。

金军知道开封不易攻克,就改变策略,胁迫钦宗议和。

廷议时,李邦彦认为兵弱将寡,主张割地求和。李纲则主张激励将士,誓死抵抗。

钦宗采纳李邦彦的意见准备议和。

见状,李纲只好请求出使金营,打算亲自谈判,可宋钦宗怕李纲刚直不屈,得罪金人,派柔懦的李棁赴金营议和。

金人提出极为苛刻的议和条件:索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牛马万头,绸缎一百万匹;割让太原、河间、中山三镇;北宋的亲王和宰相必须到金营去当履行条约的人质。“】

赵匡胤忍不住脱口而出:“狗屎,把这赵恒卖了都不值这么多!”

宋哲宗阴着脸,对着赵佶道:“你们父子敢同意!”

赵佶委屈的道:“那逆子做的事情和我有什么关系?”他是无辜的啊!

【“对此,钦宗准备全部接受。”】

“好家伙。”李世民牙疼,当年他继位之时,突厥兵临城下,他迫于时局,不得不签订渭水之盟,那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他都收的很不情愿的,没两年就找回这个茬子。

谁知道这大宋和谈就算了,还给了这么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