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35)

作者:饼好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但是,在已知结局的情况人们才能发出这种感叹,感叹刘邦运气好,有这么一群发小,觉得他的皇位才白来的,可如果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呢。

谁敢相信一个县衙文吏会成为名垂青史的丞相,杀猪的为成为大将军,狱卒会成为封侯……可以说这些人在世人眼里,不值一提,不出意外,他们一辈子都是这样。

但是刘邦成就了他们,而他们也成就了刘邦。”

“也正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又恰如刘邦自己所说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

但是!

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者也。”

“这三者哪一个都是不世出的人杰,稍微心性不够的皇帝,哪里压得住他们,哪里敢用他们,例如某完颜构!”

李一又呸呸两声,“拿完颜狗来对比刘邦,太委屈我们汉高祖了,这是我的不对!”】

赵构额头青筋直绷,这个妖女,欺人太甚!

刘邦忍不住侧目,他还是很明白自己天幕心里的地位,敬佩+鄙视,反正是十个他也不能和秦始皇比的,但这样,居然把那完颜啥来着如此贬低。

刘邦摸了摸下巴,感叹道:“果然没有没用的人。”

吕雉看了他一眼,这是哪来的心得体会吗?

刘邦:感谢完颜啥来着,因为有你,温暖了我!这不,一对比,在天幕心底地位直线上涨。

刘邦:好人啊!

第98章

【“有人把刘邦没有创业前的人生贬低的一无是处,那么真的如此吗?”

“刘邦的祖父曾是丰邑邑令,但是当时天下动荡,社会大变迁,刘家到了刘邦父辈这一代,已经只是自事农产的编户平民。

到了刘邦这一代,也就比那些普通百姓好一点,也就是全家都要下地劳作吧。

而刘邦呢,他不喜欢劳作,他的性格不羁洒脱,少年时代成长在魏楚交界地带,受到两国文化氛围的熏陶,熟习楚歌,他仰慕的是信陵君魏无忌这样的人。

早年甚至跑出家门闯荡,跟着信陵君曾经的门客的张耳到处游历,可以说是见识不浅。

这些经历都塑造他大胆谨慎又敢拼搏的性格。

壮年后的刘邦才有了自己的事业,他通过考核成为秦吏,做了泗水的亭长。”

“可真不容易啊,古代这个岁数都快可以当爷爷了。”李一吐槽道:“我一直佩服刘邦的再就业能力,不想干的时候潇洒得过分,想干的时候立刻端起铁饭碗,后来铁饭碗砸了,干脆自己创业,成为华夏大地最大的人物——皇帝。

刘邦身上,是有点牛逼的属性的。“】

刘邦面不红心不跳道:“乃公这叫大器晚成。”

那是挺晚的。吕雉心里呵呵,但凡秦始皇晚死几年,啥事都没有你的份,都老头子一个了。

偏偏秦始皇早死了呢。吕雉淡淡淡想,他刘老三,还真的是有点天命在身。

【“其实我对刘邦少年出去游历的事情很感兴趣,可惜历史没有多记载。

要知道,在古代能游历那真的是很不一样的,在百姓眼里那更是厉害人物。

事实上很多百姓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自己生活的那个小小的村子。

从出生起,出去的最远的地方也许就是镇子。毕竟古代交通不方便,百姓经济也不允许,如果是秦朝时期,那出行更麻烦,还要各种身份证明的。

光是这一点,刘邦就已经胜过九成百姓了,敢能出闯荡,还能平安回来。”

“而更让人惊讶的人,在当时别人看来几乎一事无成的刘邦居然娶了吕雉这么一个年轻漂亮有家底的老婆,还是老婆家里主动提起的,是不是让人很惊讶。”

“刘邦他老丈人是怎么看上他的呢?

其实事情是这样的,吕雉她爹吕公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后就搬家到沛县定居,因为沛令和他是好友,这有利于他在沛县的生活。

来到沛县后他举办了个宴会,由萧何主持宴会。

吕公举办宴会自然是为了让沛县知道有他这么一号人物,并且他在有县令罩着,不是好欺负的。

毕竟时人重乡情,外地人来到本地容易被排斥欺负,这时候吕公正是需要打开局面,请萧何来主持宴会也是这个道理。

当然还有一个方法更容易让吕家融入沛县,那就是联姻,也就是和本地人结为姻亲,如此自然就是半个本地人,什么事情都有姻亲搭把手。

而吕公看上的正是刘邦,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主持宴会的萧何自己规定,凡是贺礼钱不到一千钱的人,一律到堂下就坐。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