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23)

作者:饼好吃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按说李斯这做的确实不错,毕竟是在外,天下又才安定没多久,一个处理不好就容易引起动荡。“】

大家都点点头,赵高搞事归搞事,但是李斯却一如既往地迎刃有余,有他坐镇,赵高胡亥怎么可能成功呢?

别是丞相出事了吧?大家暗暗想,但这属实有点诅咒的意味,所以没人敢这么说。

【“整个队伍的权利此刻掌握在了丞相李斯身上,知道皇帝驾崩的只有李斯赵高和几个皇帝亲近的宦官,其他人都被瞒在鼓里,只要顺利回到咸阳,即便赵高有私心,但从嫡长子继承制来说,没有嫡子,长公子扶苏就是最佳人选,何况扶苏依然还是大家心目中的第一人选,届时由朝廷召扶苏回去,由扶苏继位,大秦就可以翻开崭新的一页了。”】

确实,没有遗诏自然是照老规矩来,从嫡从长,皇帝没有立后,自然没有嫡子,此时舍长公子之外还有谁?

嬴政和李斯对视,李斯扯出笑容,恭敬的垂头。

【“李斯是谁?”】

大秦众人:自然是大秦的功臣啦。

秦以后的人纷纷摇头,一朝清名尽丧,满门伏诛,何苦来哉。

【“如果不出意外,这位辅佐始皇帝缔造华夏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皇朝的丞相,理当是千古名相的热门人选,比之萧何诸葛亮等还要特殊才是。”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

“要不说人不能乱立flag呢。”李一摇头道:“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李斯是如何从一代千古名相落到一代奸臣的。”】

全程皆寂。

李斯二话不说,跪拜在地,不敢狡辩,因为他知道皇帝不会听,他大脑疯狂运转,皇帝问起要如何解释,又如何破这必死之局。

嬴政慢慢道:“果然是朕的好丞相。”

第13章

【“说起李斯下海这件事,还得追究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年代。

那是一个文化高度发达,百家争相绽放的特殊时期。”

“诸子百家各有自己的思想,都希望遇到一个能采纳自己思想的君王,比如孔子周巡列国,就是为了给儒家找个好买家。”】

孔子点头,买家,这话倒是通透,本质确实如此。

【“而当时比较有影响力的是法家兵家儒家墨家等,各家相互促进又彼此竞争。”

“而最后,采纳法家的大秦统一天下,看起来似乎是法家成为最后的赢家。”

“那么其他诸子百家同意吗?当然不同意。”

“其中各展手段自是不必提,而在天下一统后,市场变小,大家就只能一起竞争同一个甲方了,此时竞争激烈,而皇帝本人态度不可转变,大家的注意自然转到下一代的公子们。”】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纷纷侧目。

【“在历史上,关于扶苏师从儒家,主张儒家思想的说法很多,当然没有确实的终论。”】

秦孝公时期,商鞅眉头微触。

秦国一些法家人物都面露不悦,他们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桃子,要被摘了不成?

【“我们也不必知道扶苏是不是真的师从儒家,我们只需要知道一点,那就是他确实和始皇政见不同,还因此被发配了。

这轻飘飘一句话的背后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始皇在位时期的这些好臣子们,很大概率和扶苏合不来的。“】

嬴政揉了揉额,他看着扶苏,为什么他迟迟不立扶苏为太子呢?因为他有时候真的有点小天真。

总是当众让他下不来台就算了,但是你还要和大秦的大政策反着来,你想干什么?让别人怎么看你。

即便真的不赞同,不能私下和他先商量,有不同的想法,以后自己执政在慢慢搞,非要现在就大张旗鼓的表明自己的态度嘛?

扶苏呆了呆,意识到这其中的后患。

【“大秦当然不是一块铁板,分封制和郡县制都分做两派吵个不停。”

“大秦也不独法家,但是自秦孝公以来,法家在大秦的势力根深蒂固,绝不容小觑。”

“扶苏若是真有易法改儒的意思,那前途未卜是真的。”

“不能说变是错的,但是需要扶苏有足够的政治手腕,而显而易见,扶苏确实非常缺历练。”】

李斯默默听着,嬴政不问话,他便也什么都不说。

但扶苏,确实非他可效忠的君王。

【“说句题外话,扶苏的妻子在历史几乎没什么记载,但有两个比较可能的推测,一个是说其妻是李斯的女儿,毕竟始皇还挺喜欢和李斯做儿女亲家的。还有一个说是王翦的女儿。”

“假设说是李斯的女儿,嗯,那扶苏真的就很有概率是偏向儒家的。”

“不然完全说不通李斯为什么放着女婿皇帝不要,放着国丈不当,非要扶持胡亥上位。”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