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晋朝十分不同,它从建立之初就基本没有什么功绩,即便是晋武帝所谓的太康盛世,对比其他朝代真正的盛世也完全不值一提。
而除此之外呢,晋朝一直到灭亡都没有留下多少的历史功绩。
从“永嘉之乱”开始,大量的百姓就向南方迁徙,后来西晋灭亡,司马家居然还能在北方士族的支持下在江东建立的东晋王朝,呵呵,孙策孙权要是知道了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气死。“】
孙策:谢邀,快气炸了,咱们的去江东能一样吗???
孙权:特么你司马家就是眼馋江东想自己来住是吧呵呵,呵呵,偌大的北方是容不下您这尊大庙了是吧???什么玩意儿,别玷污江东好吧!
【“要说东晋,那不愧是和西晋一脉相承的,东晋是历史上最无能的王朝,南宋可比不上它的丰功伟绩。”】
宋朝的人都有些不自在,天幕这夸奖简直让人难受,他们有这么糟糕吗?还拿来和两晋比......
对比起两晋,宋朝人觉得自己又行了?
【“东晋王朝建立之初,内部就在乱斗,江南土著和北方士族两大集团的矛盾斗死斗活,使得东晋只能偏安于江南,“素无北伐之志”。
好家伙,你们就是为了接着内斗才再建晋朝的是吧?
当时北方出现了二十多个政权,各个打死打活,都想争夺天下。
只有东晋,一枝独秀,忙着内斗。
也许有个别臣子想过河,可惜,那也就是个例。
而这一阶段也就是所谓的“五胡十六国”。”
“就,完全想不出来晋朝重建的意义在哪里啊?”】
第75章
【“事实上东晋其实让我提起的欲望都没有,假如他不是西晋的延续,放在五胡十六国那个年代,一个偏居一隅的小势力其实没有什么重要的地方。
要不是东晋还有一些历史名人加成,真的就让人找不到什么价值,它就是一个纯粹的门阀士族政治。
虽然东晋的史书也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但实际上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因此人们以江左代指东晋,嗯,这地盘,说不定比全盛时期的孙吴还小呢。
东晋曾多次试图北伐,但由于内部不团结,除了最后篡晋的刘裕取得一定成果外,其余都无建树。“】
东晋:篡朝的逆贼为什么要算进来!!!
【“不过东晋的世族也确实有底蕴,培养出了谢安谢玄王羲之等一系列文人名士,这也是东晋为什么还能刷一波存在感的原因。
要不是看在谢安还有书圣大大的份上,我其实压根不想提一嘴东晋的。”
“假如有人去看东晋的历史,就会发现,通篇在内斗,偶尔有个有进取心的人才,主持北伐,赢了就会被打压猜忌,输了内部就一片和谐。”】
刘邦差点呛到,他手指着天幕,抽了抽嘴角,“这说错了吧?输了和谐。”
【“没说错,因为赢了战功的人势力会变强大,就会被各种猜忌打压,而输了反而内部势力均衡,啥事也没有,一片太平。
东晋就是靠着这样的“安分”发展江东的心思才苟延残喘百年才灭亡的。“】
被十万分嫌弃的东晋:emmm……反正天幕就是对他们晋朝有偏见就对了!
谢安轻轻叹了口气,他有万丈雄心,渡河之愿,奈何无力回天。
王羲之放下笔,发了一会呆,也不禁苦笑,他虽然辞官,但哪里不关心国家大事呢。
【“所以我才说东晋真的看不出来有什么说的必要,毕竟当时北方依然才是大舞台,可东晋跟这个大舞台有关系吗?没有。
一个国家政权能从建国时就烂到这个地步我是没想到的,至少南宋虽然复国的完颜构太垃圾太让人愤恨,后面还是有皇帝可圈可点的。“】
赵构:什么完颜构,天幕居然如此侮辱我!
在地牢里的岳飞眼神暗淡,皇帝在后人心里就是这样的形象吗?
那大宋……最后如何了?可有收复失地?
【李一一提到某辣鸡就生气,啊啊啊她的岳飞啊!
要不是场合不对,她能对完颜构疯狂输出!气死人了。
李一暗暗吐气,才继续莫得感情道:“由此可见,晋朝究竟混的有多失败。”
“除非说是要讲讲那几个历史名人,但这并不是本期内容,所以。”李一耸肩,“让我们把话题扯回西晋。”
“西晋有一件事很值得一提,那就是从公元263年开始,西晋就废除了曹魏的屯田制,改而推行了占田制。
占田制是个什么东西呢?
它是一种既保证朝廷收入,又保护士族特权的一种土地制度。
占田制并不是官府授田,更不是将地主的田地授与农民,而是在屯田制破坏的前提下,允许农民占垦荒地,这本来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