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大人,民女还有要是要找李大夫,陶大人可知李大夫去哪里了吗?”
沈娆去过李大夫的药坊,并没有见到他的人影,只好跑来衙门碰碰运气。
陶深一愣,摇了摇头,“没有啊,这些日子本官都没有看到过李大夫,想来他有别的要事吧,沈大夫这么慌忙找他,可是出了什么事?”
沈娆刚想解释,却听到两个衙差,急急忙忙,扶了一把自己头上的衙差帽,咽了咽唾沫,“大人!大人!钦差大人到了。”
陶深赶忙起身,绕道判桌前,“快,随本官一块到门口迎接钦差大人。”
沈娆咬了咬唇,“陶大人,我……”
“沈大夫,晚点我们再找李大夫吧。”
听陶深这样说,沈娆叹了口气,点点头,跟着陶深一块,站在衙门门口。
不一会,一个衣着月白长袍的男子从马上下来,眉目清冷,而身旁只跟着一个瘦弱惨白的小厮。
沈娆见那人,脸色一变,只见陶深道:“赵大人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
第32章 黄云万里动风色
赵青岚点点头,他的视线并没有放在沈娆身上,而是对着陶深道:“还好。”
陶深将赵青岚迎进去,沈娆站在一旁,低着头,本还在纠结要不自己先行离开,却不料陶深道:“沈大夫,一块进去吧。”
“嗯。”
进到衙门里面后,陶深将梧桐县这段时间的情况以及所花费的银两和人力物力都汇报给了赵青岚。
赵青岚沉着道:“我约莫都知晓了,听说你们已经发现了这瘟疫是水源的问题,不知是何人发现的?”
陶深赶忙道:“正是沈娆沈大夫。”
赵青岚一愣,微微将视线放在沈娆身上,随即又不着痕迹地移开,“那不知沈大夫可有治理这水源的办法?”
沈娆抬起头来,看着赵青岚,“最好的办法便是将河水往下流引去,引到荒无人烟的地方,等其干涸,再从上流引入干净利的河水。”
赵青岚听闻,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又问陶深道:“朝廷拨下来的银两可是已经用上了?”
陶深恭敬道:“是,薛太守前几天便将银两派了过来。”
“薛太守?”
赵青岚挑了挑眉,这薛太守也算是熟人了。
“正是。”
赵青岚三言两语将任务交代了下去,陶深和沈娆等人便离开了衙门。
还没等找到李大夫的人影,沈娆便陆陆续续地见到有百姓围堵在李大夫的药坊里,神情似乎有些激昂,她有些好奇地走了上去。
“李大夫人呢?!他人呢!”
一个看着有些壮的大汉,凶神恶煞地揪着眼前那小童的衣领。
那小童抖了抖,摇摇头,“我……我不知道啊,李大夫没说具体去哪,只说了要外出几日。”
“这骗子定是跑路了!”
沈娆听得云里雾里,便拍了拍一旁的妇人,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那妇人皱了皱眉头,瞪着那李大夫药坊的牌匾,“这个骗子,说是什么神医,结果给我们开的解毒散的人参根本就不是人参!”
“怎会如此?可之前吃了药的百姓不都痊愈了吗?”
沈娆恍惚道,但细细想来,确实有些不对劲。
好端端的,奶奶突然又染上了瘟疫,可明明那奶奶并没有用过那河水,平日也甚少与人接触,只是这些日子见瘟疫有所好转,这才出过几次门。
那妇人见沈娆不信,叹了口气,“我家公公前些日子又找了李大夫开了药,打开的时候才发现那药被掉了包,人参根本就不是人参,而是随处可见的萝卜须!”
沈娆大惊,“萝卜须?!”
这般荒唐。
眼见李大夫的药坊越来越多人围了上来,沈娆没有在接着待下去,而是转头往刘大夫那走去。
本来疠人坊已经少了很多人,死了的都烧了,也甚少再来新人病人。
可这些日子,刘大夫也忙得不行。
镇子上村子里,越来越多的百姓染上瘟疫,似乎回到开始那般。
他愁的头发都白了不少。
沈娆赶到时,刘大夫看见她,便招手让她过去。
“想来你是知道了。”
沈娆闻言,便明白刘大夫所说的正是李大夫的事情,她点点头,“嗯,不久前便去了李大夫的药坊,百姓都围在那门口,都说要找到李大夫讨回公道。”
刘大夫摸了摸胡子,叹了口气,“真想不到,这人为了银子,连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也干得出来。”
沈娆看着被抬进来的病人,顿时感到揪心,但她自觉应该还能补救,于是便对刘大夫说道:“刘大夫,若是您有李大夫消息,希望您能及时告知我。”
刘大夫点点头,但还是告诉她:“不过你可别抱什么期望了,人参价高,他根本就没有这么多路子搞来这么多人参,现在百姓都有怨言,他估计早早地就逃走了。”